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绪论第11-13页
 1. 问题的提出第11页
 2. 选题意义第11页
 3. 文章的架构第11-13页
第一章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文献评述第13-22页
   ·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展历程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美国WBs 的发展介绍第13-14页
     ·日本WBs 的发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WBs 在其他地方的发展第15-16页
   ·WBS 相关研究文献评述第16-21页
     ·有关融资的经典理论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国外对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我国可分离交易可转债所做的研究第20-21页
   ·文献评述第21-22页
第二章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要素分析第22-32页
   ·与传统可转债的对比介绍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可转债条款的演变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传统可转债比较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·价值构成与定价方法第25-32页
     ·分离、单独交易是可分离交易可转债重要价值体现第25页
     ·纯债券价值第25-27页
     ·认股权证价值第27-32页
第三章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市场主体决策行为分析第32-48页
   ·融资约束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·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  ·再融资的政策、制度约束第34-38页
   ·发行方的融资选择决策第38-40页
     ·基于市场的发行因素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·已发行和拟发行公司特征第39-40页
   ·投资者的选择第40-46页
     ·投资者类型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价值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·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博弈均衡——利率水平的确定第46-48页
第四章 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市场风险分析第48-56页
   ·认股权证定价偏差分析第48-54页
     ·认股权证定价偏差的理论价值(历史波动率)角度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·认股权证定价偏差的市场价格(隐含波动率)角度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·认股权证的敏感性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认股权证价值的敏感性分析的进一步探讨第52-54页
   ·由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,公司债部分的风险第54-55页
     ·纯债券部分,信用风险很大,流动性整体偏低第54页
     ·利率远低于市场水平,久期变长,债券的利率风险加大第54-55页
   ·本章小节第55-56页
第五章 结论第56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后记第61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
下一篇:初中学段写作发展性评价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