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 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一、前言 | 第8-14页 |
| (一) 研究背景、方法和意义 | 第8-9页 |
| (二)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| 第9-14页 |
| 二、后发劣势的科学内涵 | 第14-28页 |
| (一) 比较劣势与后发劣势 | 第15-17页 |
| (二) 比较优势与后发劣势 | 第17-20页 |
| (三)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 | 第20-25页 |
| (四) 交易费用与后发劣势 | 第25-28页 |
| 三、后发劣势的主要表现 | 第28-41页 |
| (一) 历史与现实的若干例证 | 第28-31页 |
| (二) 我国后发劣势的现实表现 | 第31-41页 |
| 四、后发劣势的成因探析 | 第41-48页 |
| (一) 制度层面的原因 | 第41-45页 |
| (二) 技术层面的原因 | 第45-48页 |
| 五、后发劣势的应对策略 | 第48-55页 |
| (一) “制度兴国”与制度创新 | 第48-52页 |
| (二) 技术引进与自主技术创新 | 第52-55页 |
| 六、结束语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附:本人在读期间发表论文以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