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酶论文

DNA光解酶作用机理的模型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55页
   ·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·DNA光解酶的结构第11-17页
     ·一级结构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发色团辅基第12-14页
     ·DNA光解酶的晶体结构第14-17页
   ·DNA光解酶的反应机理第17-32页
   ·光解酶的光还原第32-35页
     ·电子给体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电子转移途径第35页
     ·电子转移机理第35页
   ·光解酶中自由基反应第35-37页
   ·DNA光复活的模型化合物研究第37-45页
     ·共价连接的模型化合物第37-43页
     ·非共价结合的模型化合物第43-45页
   ·总结第45-48页
     ·DNA光复活过程的色氨酸的直接光修复作用的模型研究第45-46页
     ·非共价结合的发色团-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的研究第46页
     ·电子转移过程的Marcus理论第46-48页
 参考文献:第48-55页
第二章 共价连接的CPD光解酶-底物模型的光敏化修复性质第55-76页
   ·引言第55-57页
   ·模型化合物的合成第57-64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57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57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57-63页
     ·裂解量子产率的测量第63页
     ·稳态荧光发射的测量第63-64页
     ·裂解量子产率的pH值效应测量第64页
   ·结果第64-69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的光敏化裂解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和2的裂解量子产率第65-67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和2的荧光发射光谱第67-68页
     ·裂解反应的pH值效应第68-69页
   ·讨论第69-73页
   ·结论第73-74页
 参考文献:第74-76页
第三章 胸腺嘧啶二聚体/氧杂环丁烷通过其修饰的环糊精包合发色团的光敏化修复第76-87页
   ·引言第76-78页
   ·模型化合物的合成第78-80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78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78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78-80页
     ·裂解量子产率的测量第8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0-86页
     ·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在吲哚/DMA存在时TD-CD/Ox-CD中二聚体和氧杂环单元光敏化裂解第82页
     ·二聚体/氧杂环单元的裂解量子产率第82-86页
 参考文献:第86-87页
第四章 光诱导分子内电子转移反应与授受体之间距离的关系第87-104页
   ·引言第87-88页
   ·模型化合物的合成第88-97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88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88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88-96页
     ·裂解量子产率的测量第96页
     ·稳态荧光发射的测量第96-97页
   ·实验结果第97-99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~5的裂解量子产率第97-98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~5的荧光发射光谱第98-99页
   ·Marcus理论解释第99-102页
   ·结论第102-103页
 参考文献:第103-104页
第五章 DNA光复活过程中嘧啶二聚体阴离子裂环反应的活化能第104-115页
   ·引言第104-10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105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合成第106-109页
     ·裂解量子产率的测量第109页
     ·稳态荧光发射的测量第109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和2的裂解量子产率第109-111页
     ·模型化合物1、2和4的荧光量子产率第111-112页
     ·嘧啶二聚体裂环反应的活化能的计算第112-113页
   ·结论第113-114页
 参考文献:第114-115页
第六章 模型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第115-125页
   ·第115-120页
     ·介绍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实验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晶体数据第118-119页
  参考文献:第119-120页
   ·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·介绍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实验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晶体数据第122-124页
  参考文献:第124-125页
附录Ⅰ第125-127页
附录Ⅱ第127-129页
致谢第129-130页

论文共1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拉硫磷对小鼠神经发育毒性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糖皮质激素和苯并(a)芘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