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23页 |
·真空断路器的发展概况 | 第10-13页 |
·概述 | 第10-11页 |
·真空断路器的可靠性要求 | 第11-13页 |
·真空断路器结构简介 | 第13-16页 |
·真空断路器的功能模块 | 第13-15页 |
·永磁机构的结构及动作原理 | 第15页 |
·永磁机构的控制单元 | 第15-16页 |
·真空电弧简介 | 第16-19页 |
·真空灭弧室组成 | 第16-17页 |
·真空电弧的成因 | 第17-18页 |
·真空中电弧的形式 | 第18-19页 |
·真空断路器在线补偿原理 | 第19-20页 |
·本论文的背景、内容及意义 | 第20-23页 |
·本论文的背景 | 第20-21页 |
·工作内容 | 第21页 |
·本论文的意义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方法(FEM)简介 | 第23-35页 |
·有限元法概述 | 第23-24页 |
·电磁场有限元分析理论简介 | 第24-30页 |
·前言 | 第24-26页 |
·电磁场基本理论 | 第26-30页 |
·本课题所用软件 ANSYS及其特色 | 第30-35页 |
·ANSYS简介 | 第30页 |
·ANSYS软件功能简介 | 第30-32页 |
·ANSYS程序的组织结构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断路器结构运动分析与计算 | 第35-43页 |
·断路器结构简介 | 第35-38页 |
·电磁机构 | 第36页 |
·补偿机构 | 第36-37页 |
·操动机构 | 第37页 |
·真空室 | 第37-38页 |
·真空断路器动作过程原理 | 第38-43页 |
·运动过程原理图 | 第38-39页 |
·真空断路器电流路径示意图 | 第39页 |
·断路器的运动过程受力分析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有浪涌电流通过时补偿单元的作用 | 第43-50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浪涌电流产生原因 | 第43-44页 |
·在线补偿装置方案的提出 | 第44-48页 |
·电动斥力的产生 | 第44-45页 |
·操作原理 | 第45-48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开关闭合和断开时补偿单元的作用 | 第50-59页 |
·合闸弹跳 | 第50-52页 |
·合闸弹跳产生的机理 | 第50-51页 |
·合闸时触头受力分析 | 第51-52页 |
·分闸弹跳 | 第52-53页 |
·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补偿器的作用 | 第53页 |
·实验分析 | 第53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六章 补偿单元电动斥力分析 | 第59-68页 |
·ANSYS进行3D静态磁场分析方法 | 第59-60页 |
·标量势法(Scalar Method)简介 | 第59页 |
·单元边法(Edge-based method)简介 | 第59-60页 |
·电动斥力分析 | 第60-68页 |
·模型参数确定 | 第60-61页 |
·使用ansys求解步骤 | 第61-63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3-66页 |
·结论 | 第66-68页 |
第七章 总结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