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茄果类病虫害论文--番茄病虫害论文

无致病力hrp-突变体防治番茄青枯病作用研究

第一章 番茄青枯病及其防治研究现状第1-22页
   ·青枯病菌的研究概况第12-17页
     ·青枯病菌及其生理分化第12-13页
     ·青枯病菌的侵染及传播途径第13页
     ·青枯病菌致病菌株GMI1000的基因组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 ·青枯病菌的致病因子第14-17页
   ·植物青枯病的防治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农业防治第17页
     ·化学防治第17页
     ·抗病品种第17页
     ·生物防治第17-18页
   ·番茄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第18-20页
     ·生物制剂第18页
     ·生物因子第18-20页
     ·其他生防因子的应用第20页
   ·番茄青枯病生防机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细菌素的产生第20页
     ·定殖位点竞争第20页
     ·诱导抗病性第20-22页
第二章 实验设计第22-25页
   ·立题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 ·建立有效的hrp-突变体—番茄—致病菌的生防体系第23页
     ·生防效果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·生防机理初步分析第23页
   ·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3页
   ·研究的技术路线第23-25页
第三章 hrp-突变体防治番茄青枯病生防体系的建立及生防效果第25-33页
   ·番茄感病品种和接种方法的确立第25-28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·无致病力hrp-突变体防治番茄青枯病生防体系的建立第28-31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·细菌在番茄体内的繁殖曲线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1-33页
第四章 无致病力hrp-突变体生防机理初步研究研究第33-42页
   ·番茄茎部组织的超微结构观察第33-36页
  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·hrp-突变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第36-42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6-39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9-42页
第五章 结论与讨论第42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作者简介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干扰素β调节分子机制研究
下一篇:细胞粘附分子与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