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引言 | 第1-10页 |
| 一、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确立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(一)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| (二)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设立的立法价值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二、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价值取向和理论基础 | 第12-19页 |
| (一) 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的要求 | 第12-15页 |
| (二) 民事诉讼举证时限设立的价值取向 | 第15-19页 |
| 1、诉讼经济效益原则 | 第15-16页 |
| 2、民事程序安定原则 | 第16-17页 |
| 3、诚实信用原则 | 第17-18页 |
| 4、民事举证责任 | 第18-19页 |
| 5、形式真实原则 | 第19页 |
| 三、国外民事诉讼相关立法对举证时限的相关立法规定 | 第19-22页 |
| 四、我国现行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| 第22-26页 |
| 五、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缺陷分析及改革建议 | 第26-38页 |
| (一) 举证时限在立法制度层面上的缺陷 | 第27-28页 |
| (二)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问题 | 第28-30页 |
| (三) 有关新证据的问题 | 第30-34页 |
| (四) 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、提起反诉与举证期限 | 第34-36页 |
| (五) 有关条文概念的明晰 | 第36-38页 |
| 结语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