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论 | 第1-11页 |
一、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的现状 | 第9页 |
三、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人的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 | 第11-20页 |
第一节 自然界与人的需要 | 第11-15页 |
一、自然界的客观性 | 第11-13页 |
二、人的需要 | 第13-15页 |
三、自然界与人的需要 | 第15页 |
第二节 人的实践活动 | 第15-18页 |
一、人的活动目的 | 第16-17页 |
二、人的活动结果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人的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的一致性与不一致性 | 第18-20页 |
一、人的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的一致性 | 第18页 |
二、人的活动目的与活动结果的不一致性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 | 第20-34页 |
第一节 各种社会历史理论 | 第20-27页 |
一、社会历史发展领域有无决定性的争论与分歧 | 第20-21页 |
二、唯心主义历史观 | 第21-23页 |
三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 | 第23-27页 |
第二节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| 第27-29页 |
一、判定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依据 | 第27-28页 |
二、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性 | 第29-34页 |
一、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性的基本表现 | 第29-32页 |
二、社会发展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 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选择性 | 第34-41页 |
第一节 人的主体性 | 第34-35页 |
一、人创造了社会历史 | 第34页 |
二、社会历史创造了人 | 第34-35页 |
三、两者的统一 | 第35页 |
第二节 人的选择性 | 第35-39页 |
一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选择论 | 第35-36页 |
二、主体选择的可能性 | 第36-37页 |
三、主体选择的必要性 | 第37-38页 |
四、主体选择的现实性 | 第38-39页 |
第三节 主体选择的制约因素 | 第39-41页 |
一、历史的因素—过去 | 第39-40页 |
二、自身的因素—身心状况 | 第40页 |
三、社会的因素—其他选择主体的制约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人的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--通向主体的自由维度 | 第41-54页 |
第一节 社会历史发展决定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| 第41-43页 |
一、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| 第41-42页 |
二、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 | 第42-43页 |
第二节 主体自由的可能性 | 第43-48页 |
一、自由的含义 | 第43-46页 |
二、自由的可能性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主体自由的现实性 | 第48-50页 |
一、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 | 第48-50页 |
二、社会历史过程与自由度 | 第50页 |
第四节 主体自由的无限生成 | 第50-54页 |
一、社会历史的三个阶段 | 第51-53页 |
二、人的全面发展 | 第53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-58页 |
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