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部分 我国搜查程序的现状 | 第9-17页 |
一、搜查的概念 | 第9页 |
二、我国搜查程序的法律规定 | 第9-10页 |
三、我国搜查程序存在的缺陷 | 第10-15页 |
(一) 启动程序随意性较大 | 第10-11页 |
(二) 执行程序:规定过于粗陋,诸多情况无法律依据 | 第11-14页 |
(三) 终结程序:缺乏终结的确定性和救济机制不完善 | 第14-15页 |
四、完善我国搜查程序的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二部分 其他法制国家对搜查的规定 | 第17-25页 |
一、明确规定搜查的实质条件 | 第17-18页 |
二、搜查证需符合“特定性”的要求 | 第18-20页 |
(一) 搜查证的申请 | 第18-19页 |
(二) 搜查的决定权 | 第19页 |
(三) 搜查证内容的特定化 | 第19-20页 |
三、严格细密的搜查程序 | 第20-23页 |
(一) 时间限制 | 第20-21页 |
(二) 告知义务 | 第21-22页 |
(三) 合理限度 | 第22页 |
(四) 见证人的规定 | 第22-23页 |
(五) 职责纪律 | 第23页 |
四、搜查原则上遵循令状主义的要求,以无证搜查为例外 | 第23-24页 |
(一) 合法逮捕后附带的搜查 | 第23页 |
(二) 紧急情况下的搜查 | 第23页 |
(三) 同意搜查 | 第23-24页 |
五、明确非法搜查的后果 | 第24-25页 |
第三部分 搜查的程序构建与完善 | 第25-47页 |
一、搜查的原则 | 第25-27页 |
(一) 必要性原则 | 第25-26页 |
(二) 合法性原则 | 第26-27页 |
二、有证搜查 | 第27-32页 |
(一) 搜查的理由及证明标准 | 第27-29页 |
(二) 搜查证的申请与批准权 | 第29-31页 |
(三) 细化搜查证的内容 | 第31-32页 |
三、无证搜查 | 第32-36页 |
(一) 同意搜查 | 第32-33页 |
(二) 逮捕、拘留后的附带搜查 | 第33-35页 |
(三) 紧急搜查 | 第35-36页 |
四、秘密搜查 | 第36-37页 |
五、搜查执行程序的一般性规定 | 第37-41页 |
(一) 时间限制 | 第37-39页 |
(二) 告知义务 | 第39-40页 |
(三) 适度性 | 第40页 |
(四) 见证人的规定 | 第40页 |
(五) 保密责任 | 第40-41页 |
六、非法搜查的法律救济 | 第41-46页 |
(一) 规范国家行为 | 第41-45页 |
(二) 加强对被搜查人的权利保障 | 第45-46页 |
七、规范搜查行为的途径 | 第46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