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金融业反洗钱问题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前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洗钱含义、方式及反洗钱的意义 | 第10-21页 |
一、洗钱的辞源 | 第10-11页 |
二、不同的组织(国家)对洗钱的定义 | 第11-13页 |
三、洗钱的方式 | 第13-16页 |
(一) 洗钱的过程 | 第13-14页 |
(二) 与金融业有关的洗钱方法 | 第14-15页 |
(三) 具体的洗钱方法 | 第15-16页 |
四、洗钱犯罪的危害 | 第16-19页 |
(一) 掩盖并助长犯罪 | 第17页 |
(二) 影响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 | 第17-18页 |
(三) 滋生腐败甚至影响政治稳定 | 第18-19页 |
(四) 聚集资金,扩展有组织犯罪 | 第19页 |
五、反洗钱的重大意义 | 第19-21页 |
(一) 维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 | 第19页 |
(二) 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的需要 | 第19-20页 |
(三) 遏制其他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 | 第20页 |
(四) 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的需要 | 第20-21页 |
第二部分 我国金融业反洗钱立法与存在问题 | 第21-27页 |
一、我国金融业反洗钱立法现状 | 第21-22页 |
(一) 《刑法》对洗钱罪的规定 | 第21页 |
(二) 我国行政法律法规的规定 | 第21-22页 |
二、我国反洗钱中存在的缺陷 | 第22-27页 |
(一) 法律法规上仍存在不足 | 第22-24页 |
(二) 缺乏情报采集和预警机制 | 第24页 |
(三) 未形成一个健全的部门协同机制 | 第24-25页 |
(四) 金融系统工作人员反洗钱的意识和经验不足 | 第25页 |
(五)、缺乏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 | 第25-27页 |
第三部分 加强我国金融业反洗钱的建议 | 第27-44页 |
一、加强金融业反洗钱的法律框架的构建 | 第27-32页 |
(一) 完善反洗钱的刑事立法 | 第27-29页 |
(二) 制定专门的反洗钱法 | 第29-31页 |
(三) 制定预防利用高科技洗钱的法律法规 | 第31-32页 |
二、完善我国反洗钱机构设置的建议 | 第32-36页 |
(一) 反洗钱机构设置分析 | 第32-34页 |
(二) 我国反洗钱机构设置建议 | 第34-36页 |
三、加强金融机构反洗钱控制制度设计 | 第36-39页 |
(一) 健全银行账户实名制,完善客户身份核实程序 | 第36-37页 |
(二) 实行交易审查、大额交易与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| 第37-38页 |
(三) 规定交易记录与保存记录制度 | 第38-39页 |
四、加强金融机构职工培训 | 第39-40页 |
(一) 培训人员 | 第39页 |
(二) 培训形式 | 第39页 |
(三) 培训教育主要内容 | 第39-40页 |
五、调整现金管理思路 | 第40-41页 |
六、加强对网上银行的管理 | 第41页 |
七、对金融机构给予财政上的鼓励 | 第41-42页 |
八、加强反洗钱国际合作 | 第42-44页 |
(一) 全面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机制 | 第42页 |
(二) 加强反洗钱信息情报交流 | 第42-43页 |
(三) 加强反洗钱的司法协助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