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9页 |
英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15页 |
·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的目的 | 第11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柑橘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国外柑橘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目标、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1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2 永春芦柑发展的资源条件 | 第15-17页 |
·地理位置 | 第15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15-16页 |
·气候资源 | 第15页 |
·土地资源 | 第15-16页 |
·水文条件 | 第16页 |
·社会经济条件 | 第16-17页 |
·人口和劳力 | 第16-17页 |
·综合实力 | 第17页 |
·其他配套条件 | 第17页 |
·交通运输 | 第17页 |
·邮电通信 | 第17页 |
·服务体系 | 第17页 |
3 永春县芦柑发展的状况分析 | 第17-28页 |
·永春芦柑发展的历史回顾 | 第18-20页 |
·试种阶段 | 第18页 |
·推广发展阶段 | 第18页 |
·迅速发展阶段 | 第18-19页 |
·标准化生产阶段 | 第19-20页 |
·永春芦柑发展现状 | 第20-26页 |
·生产现状 | 第20-23页 |
·芦柑品种 | 第20页 |
·栽培面积、产量 | 第20-21页 |
·主要栽培技术 | 第21-23页 |
·柑园成本 | 第23页 |
·加工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采后商品化处理 | 第23-24页 |
·加工能力 | 第24页 |
·销售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营销情况 | 第24-26页 |
·流通体系 | 第26页 |
·永春芦柑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效 | 第26-28页 |
·芦柑栽培规模形成 | 第26-27页 |
·科技攻关取得突破 | 第27页 |
·市场知名度高 | 第27-28页 |
·永春县的支柱产业 | 第28页 |
·申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| 第28页 |
4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生产方面 | 第28-29页 |
·品种结构有待改善 | 第28-29页 |
·果实整体质量有待提高 | 第29页 |
·集约化程度低 | 第29页 |
·加工方面 | 第29-30页 |
·产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 | 第29页 |
·加工业发展相对滞后 | 第29-30页 |
·销售方面 | 第30-31页 |
·传统市场已日趋饱和 | 第30页 |
·营销机制不健全 | 第30页 |
·缺乏营销龙头企业 | 第30页 |
·流通渠道效率不高 | 第30页 |
·缺乏品牌保护意识 | 第30-31页 |
5 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研究 | 第31-44页 |
·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思想概述 | 第31-34页 |
·可持续发展 | 第31页 |
·持续农业与农业可持续性 | 第31-32页 |
·永春芦柑可持续性 | 第32-33页 |
·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| 第33-34页 |
·永春芦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| 第34-44页 |
·科技兴柑,提高生产水平 | 第34-36页 |
·优化品种结构 | 第34页 |
·提高果品质量 | 第34页 |
·发展无公害绿色芦柑生产技术 | 第34-35页 |
·重视检疫性病虫害的防治 | 第35-36页 |
·创新经营体制,推进芦柑产业化 | 第36-38页 |
·组织适度规模经营 | 第36-37页 |
·培育龙头企业 | 第37-38页 |
·强化加工增值,延长产业链 | 第38-39页 |
·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 | 第38-39页 |
·大力发展加工业 | 第39页 |
·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,组织销售 | 第39-42页 |
·注重开拓新市场,加大营销工作力度 | 第39-40页 |
·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| 第40-41页 |
·注重品牌维护 | 第41-42页 |
·建立保障机制,提供后备力量 | 第42-44页 |
·科技保障 | 第42页 |
·财力保障 | 第42页 |
·人力保障 | 第42-43页 |
·政策保障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