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创性声明 | 第1-3页 |
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| 第3-4页 |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减轻损失规则概述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减轻损失规则的概念及起源 | 第8-9页 |
一 减轻损失的概念 | 第8页 |
二 减轻损失规则的起源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减轻损失规则的法理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减轻损害规则与过失相抵规则构成要件比较评析 | 第11-25页 |
第一节 英美法中的减轻损失规则 | 第11-19页 |
一 英美法中减轻损失规则的要件 | 第12-13页 |
二 英美法减轻损失合理措施的规则 | 第13-19页 |
三 减轻损失规则的法律后果 | 第19页 |
第二节 大陆法系中减轻损失的义务—过失相抵规则 | 第19-24页 |
一 过错相抵规则的要件 | 第20页 |
二 过错相抵规则的适用范围 | 第20-23页 |
三 过错相抵规则的法律后果 | 第23-24页 |
第三节 国际公约和国际示范立法中的减轻损失规则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民商法中减轻损失规则的适用问题 | 第25-32页 |
第一节 我国民商法中减轻损失规则与过错相抵规则立法模式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我国减轻损失规则的适用方法与判例 | 第27-32页 |
第四章 减轻损失规则与救济方式选择权决突的分析 | 第32-41页 |
第一节 我国《合同法》违约救济方式的规定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减轻损失规则与实际履行之冲突分析 | 第34-41页 |
一 《合同法》107、108条的法理分析 | 第35-37页 |
二 《合同法》第119条的法理分析 | 第37-38页 |
三 《合同法》107条继续履行与第119条减轻损失规则的关系 | 第38-39页 |
四 本案推理结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后记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