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IP QoS产生的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IP QoS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IPv6简介 | 第12-14页 |
·发展IPv6的必要性 | 第12页 |
·IPv6的特点 | 第12-14页 |
·IPv6 QoS基本情况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IPv6下的QoS保证技术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实现QoS的关键技术 | 第17-30页 |
·IP QoS含义 | 第17页 |
·实现IP QoS的相关技术 | 第17-18页 |
·集成服务/资源预留模型 | 第18-20页 |
·集成服务/资源预留模型简介 | 第18-19页 |
·资源预留协议RSVP | 第19页 |
·IntServ/RSVP的缺陷 | 第19-20页 |
·区分服务模型 | 第20-23页 |
·区分服务模型简介 | 第20-21页 |
·区分服务标记域与区分服务标记DSCP | 第21页 |
·区分服务中的分类和调节机制 | 第21-22页 |
·区分服务中的逐跳行为 | 第22-23页 |
·区分服务的缺陷 | 第23页 |
·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 | 第23-27页 |
·MPLS中的常用的术语 | 第24页 |
·MPLS的基本原理 | 第24-26页 |
·MPLS体系结构 | 第26-27页 |
·MPLS的缺陷 | 第27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的研究方向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IPV6的服务质量机制 | 第30-46页 |
·IPv6 QoS定义及其IPv6报头的格式 | 第30-31页 |
·IPv6在QoS上的三项重要改进 | 第31-33页 |
·流量类别字段实现QoS | 第33-35页 |
·IPv4服务类型字段 | 第33-34页 |
·流量类别字段的使用 | 第34页 |
·流量类别字段的设置 | 第34-35页 |
·流标签字段实现QoS | 第35-37页 |
·IPv6对流和资源预留的支持 | 第35页 |
·流标签的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流标签的使用 | 第36-37页 |
·逐跳选项扩展报头的QoS应用 | 第37-43页 |
·逐跳选项扩展报头的格式 | 第38-40页 |
·使用逐跳选项报头实现IntServ和DiffServ | 第40页 |
·用于IntServ模型的TLV | 第40-43页 |
·路由报头的QoS应用 | 第43-46页 |
·路由报头的格式 | 第43-44页 |
·路由类型为0的报头格式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基于IPV6的QoS解决方案 | 第46-65页 |
·IPv6 QoS实现方案 | 第46-47页 |
·QoS路由简介 | 第47-52页 |
·概述 | 第47页 |
·QoS路由的定义和目的 | 第47-48页 |
·QoS路由在QoS框架中的位置 | 第48-50页 |
·路由状态信息的维持 | 第50-51页 |
·QoS路由策略 | 第51-52页 |
·QoS路由算法 | 第52-57页 |
·概述 | 第52-53页 |
·网络模型 | 第53-54页 |
·QoS路由算法的度量参数 | 第54页 |
·多约束条件下的QoS路由算法 | 第54-57页 |
·基于IPv6网络环境的多约束QoS路由算法 | 第57-65页 |
·概述 | 第57页 |
·IPv4扩散算法的基本思想 | 第57-58页 |
·选择性扩散法的基本思想 | 第58-60页 |
·基于选择性扩散法的多约束QoS路由算法的实现 | 第60-65页 |
第五章 实验仿真 | 第65-77页 |
·NS-2仿真软件介绍 | 第65-68页 |
·NS-2仿真软件简介 | 第65-66页 |
·NS-2的体系结构及其特点 | 第66-67页 |
·NS-2的模块功能示意图 | 第67-68页 |
·用 NS-2进行网络仿真 | 第68-71页 |
·NS-2现有的仿真元素 | 第68页 |
·NS-2的类层次结构 | 第68-69页 |
·使用NS进行网络仿真的方法和一般过程 | 第69-70页 |
·NS-2的运行 | 第70-71页 |
·NS-2的跟踪和监视机制 | 第71页 |
·实验仿真环境 | 第71-72页 |
·算法仿真实现 | 第72-77页 |
·创建仿真拓扑结构和触发事件 | 第72-73页 |
·NAM动画结果分析 | 第73-75页 |
·扩散算法和选择性扩散算法的比较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7-80页 |
·总结 | 第77页 |
·进一步的工作 | 第77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