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| 第9-10页 |
·本校的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问题 | 第11-13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的含义 | 第11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的分类 | 第11-12页 |
·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指标的确定 | 第12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的构成 | 第12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的作用 | 第12-13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引入专家系统设计思想 | 第14页 |
·论文安排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专家系统概述 | 第16-22页 |
·专家系统的概念 | 第16页 |
·专家系统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专家系统的功能 | 第17页 |
·专家系统的一般结构 | 第17-19页 |
·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和解决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专家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| 第19-20页 |
·专家系统中不确定性的处理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知识库的设计 | 第22-33页 |
·知识库技术 | 第22-25页 |
·知识库系统原理 | 第22-25页 |
·知识库组织 | 第25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的知识 | 第25-26页 |
·数据库与知识库 | 第26-28页 |
·数据库与知识库的比较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 | 第28页 |
·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知识库规划 | 第28-29页 |
·数据库的设计 | 第29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教学质量评价模型 | 第33-46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中的不确定性 | 第33页 |
·相关模糊数学基础 | 第33-38页 |
·模糊集合概念 | 第33-35页 |
·论域的标准模糊划分 | 第35-36页 |
·综合加权法 | 第36-37页 |
·德尔菲法 | 第37-38页 |
·质量评价和算法描述 | 第38-39页 |
·模糊评价描述 | 第38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38-39页 |
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| 第39-42页 |
·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| 第39-40页 |
·设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0页 |
·综合评价的方法 | 第40-42页 |
·模糊评价方法的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模糊评价方法和专家听课评价的比较 | 第42-44页 |
·用组合评价方法来优化教学评价 | 第44-45页 |
·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| 第46-63页 |
·系统需求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系统参与者 | 第46页 |
·确定系统用例 | 第46-47页 |
·总体设计 | 第47-49页 |
·三层B/S 体系结构的模型 | 第47-49页 |
·系统规划和分析 | 第49页 |
·功能设计 | 第49-53页 |
·系统的初始设置 | 第50-51页 |
·数据准备 | 第51页 |
·评价过程 | 第51页 |
·评价过程管理 | 第51-52页 |
·评价管理 | 第52页 |
·数据安全问题和权限设置 | 第52-53页 |
·评价流程 | 第53页 |
·前台系统实现 | 第53-58页 |
·系统主界面 | 第53-54页 |
·在线评教模块 | 第54-56页 |
·个人查询 | 第56-57页 |
·部门查询 | 第57-58页 |
·系统初始设置与统计 | 第58页 |
·系统测试 | 第58-61页 |
·系统特点 | 第61-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总结 | 第63页 |
·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63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