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头叶猴的个体识别及亲缘关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部分 引言 | 第8-18页 |
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白头叶猴概况 | 第8页 |
·白头叶猴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·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2 分子标记 | 第9-14页 |
·分子标记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·常用的分子标记 | 第10页 |
·微卫星标记 | 第10-11页 |
·微卫星DNA 位点的获得 | 第11-12页 |
·微卫星分析的一般步骤 | 第12-13页 |
·DNA 的提取 | 第12页 |
·PCR 扩增 | 第12-13页 |
·扩增产物大小的检测 | 第13页 |
·微卫星DNA 的检测 | 第13-14页 |
3 粪便分子生物学 | 第14-16页 |
·粪便分子生物学在濒危物种保护中的应用 | 第14页 |
·粪便作为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的可行性 | 第14-15页 |
·粪便DNA 技术的应用 | 第15-16页 |
·个体的识别 | 第15页 |
·种群大小的估计 | 第15-16页 |
·鉴定亲缘关系 | 第16页 |
·性别的鉴定 | 第16页 |
·分析遗传多样性 | 第16页 |
4 亲权鉴定 | 第16-18页 |
第二部分 白头叶猴DNA 的提取和检验 | 第18-23页 |
1 研究材料 | 第18-19页 |
·粪便样品的采集 | 第18-19页 |
·采样时间 | 第18页 |
·采样地点 | 第18-19页 |
·采样方法 | 第19页 |
·主要试剂和仪器 | 第1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2 提取白头叶猴基因组 | 第19-21页 |
·从白头叶猴粪便中提取基因组 | 第19-20页 |
·从白头叶猴肌肉中提取 DNA 组 | 第20-21页 |
3 白头叶猴粪便DNA 质量的检验 | 第21-23页 |
·PCR 引物的选择 | 第21页 |
·目的片段的扩增 | 第21-22页 |
·PCR 扩增产物的检测 | 第22页 |
·影响PCR 反应的因素 | 第22-23页 |
第三部分 白头叶猴粪便DNA 的微卫星检测 | 第23-36页 |
1 实验材料 | 第2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3页 |
·实验所用引物 | 第23页 |
2 筛选微卫星引物 | 第23-26页 |
·微卫星引物的初步筛选 | 第23页 |
·筛选多态性高的微卫星位点 | 第23-26页 |
·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| 第23-25页 |
·银染显影过程 | 第25-26页 |
·筛选结果 | 第26页 |
3 个体识别、性别判定和亲权鉴定 | 第26-28页 |
4 实验结果 | 第28-36页 |
·个体识别、性别判定结果 | 第28-30页 |
·群内亲权鉴定结果 | 第30-34页 |
·猴群间的个体交流 | 第34-36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36-40页 |
1 白头叶猴种群的基因交流 | 第36-37页 |
2 粪便DNA 提取 | 第37-39页 |
3 微卫星检测 | 第39页 |
4 亲子鉴定 | 第39-40页 |
第五部分 结论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6页 |
附录 | 第46-47页 |
发表论文 | 第47-48页 |
致谢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