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引言 | 第1-16页 |
·源库理论 | 第10-12页 |
·源库理论提出与划分 | 第10页 |
·源库理论的研究进展 | 第10-11页 |
·棉花“铃-叶”系统 | 第11-12页 |
·光合产物的运转与分配 | 第12-13页 |
·环境因素对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栽培措施对光合产物运转分配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激素在棉花研究中的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激素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·激素在光合产物运转分配中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试验材料与设计 | 第1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6页 |
·田间设计 | 第16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·测定项目 | 第16-17页 |
·测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18-41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主茎叶和果枝叶的同化量及光合产物输出率 | 第18-20页 |
·盛蕾期叶片的同化量及光合产物输出率 | 第18页 |
·盛花期叶片的同化量及光合产物输出率 | 第18-19页 |
·吐絮期叶片的同化量及光合产物输出率 | 第19-20页 |
·盛蕾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-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0-21页 |
·下部主茎叶~(14)C光合产物的分配 | 第20页 |
·下部果枝叶~(14)C光合产物的分配 | 第20-21页 |
·盛花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-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1-27页 |
·下部主茎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1-23页 |
·下部果枝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3-24页 |
·中部主茎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4-25页 |
·中部果枝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5-27页 |
·吐絮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-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7-31页 |
·上部主茎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7-28页 |
·上部果枝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-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8-29页 |
·中部果枝第二果节叶~(14)C光合产物在不同“铃—叶”系统中的分配 | 第29-31页 |
·不同生育期饲喂叶片光合产物输出情况和库活性 | 第31-32页 |
·盛蕾期和盛花期饲喂叶片光合产物输出情况和库活性的比较 | 第31页 |
·盛花期和吐絮期饲喂叶片光合产物输出情况和库活性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“铃-叶”系统中激素的含量 | 第32-41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“铃-叶”系统中IAA的含量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“铃-叶”系统中ABA的含量 | 第34-37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“铃-叶”系统中GA的含量 | 第37-41页 |
4 结论与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不同叶位叶片的同化量 | 第41页 |
·盛蕾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光合产物分配情况 | 第41页 |
·盛花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光合产物分配情况 | 第41-42页 |
·吐絮期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光合产物分配情况 | 第42-43页 |
·不同铃重棉花基因型“铃-叶”系统中激素的含量 | 第43页 |
·本试验的不足 | 第43-45页 |
5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49-5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