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研究动机 | 第11-12页 |
·基本约定 | 第12-14页 |
·审计师是“经济人”、“社会人”、“自我实现人”的集合体 | 第12页 |
·事务所的组织形式约定为有限责任合伙制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回顾 | 第14-18页 |
·激励理论与方法回顾 | 第14-17页 |
·人力资本激励方法回顾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理论基础研究 | 第20-30页 |
·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内涵及特征 | 第20-22页 |
·人力资本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·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 | 第21-22页 |
·激励理论分析 | 第22-26页 |
·内容型激励理论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过程型激励理论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状态型激励理论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综合激励理论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激励理论的比较分析 | 第26页 |
·激励机制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激励机制的内涵 | 第26-27页 |
·激励机制的功效 | 第27-28页 |
·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激励因素选择的模型分析 | 第30-42页 |
·激励机制设计的总思路—波特—劳勒的改进 | 第30-32页 |
·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的配合 | 第32-38页 |
·物质与非物质激励配合的理论检验 | 第33-35页 |
·基于心理契约的非物质激励安排 | 第35-38页 |
·合伙文化:不可缺失的激励因素 | 第38-40页 |
·合伙文化的融合作用分析 | 第38-39页 |
·合伙文化的激励机理 | 第39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激励因素激励效果的实证分析 | 第42-51页 |
·事务所人力资本需求状况的问卷调查 | 第42-44页 |
·问卷的题目组成 | 第42-44页 |
·问卷的信度检验 | 第44页 |
·实证研究设计 | 第44-46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44-45页 |
·模型构建 | 第45页 |
·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| 第45-46页 |
·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6页 |
·模型的参数估计 | 第46-48页 |
·假设检验与结论 | 第48-5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基于激励因素与激励方法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构建措施 | 第51-57页 |
·设计全面薪酬激励体系 | 第51-53页 |
·薪酬体系的平衡启动点 | 第51-52页 |
·基于分配公平性的差别化薪酬设计 | 第52页 |
·基于人力资本产权化的薪酬设计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人力资本职业发展规划 | 第53-54页 |
·培训规划 | 第53-54页 |
·内部提升规划 | 第54页 |
·实现合伙文化的融合激励 | 第54-56页 |
·以诚信为根、以人为本、以价值观为基础 | 第55页 |
·竞争与合作、沟通与尊重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