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国内外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| 第10-12页 |
| ·国外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| 第10-11页 |
| ·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状况 | 第11-12页 |
| ·数字机顶盒及其关键技术 | 第12-14页 |
| ·数字机顶盒的发展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数字机顶盒的关键技术 | 第13-14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| 第2章 机顶盒软件系统及其开发调试环境 | 第16-25页 |
| ·机顶盒硬件整体结构 | 第16-17页 |
| ·机顶盒软件系统 | 第17-21页 |
| ·机顶盒软件系统结构 | 第17-19页 |
| ·系统软件的总体流程 | 第19-21页 |
| ·ST 公司 HDTV 机项盒方案软件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 | 第21-22页 |
| ·配合软件开发的硬件环境 | 第21-22页 |
| ·软件开发工具包 | 第22页 |
| ·软件系统的调试 | 第22-25页 |
| ·通过微机接口的联机调试 | 第23-24页 |
| ·脱机调试 | 第24-25页 |
| 第3章 实时内核 STLite/0520 及其应用 | 第25-41页 |
| ·在系统中使用实时内核的必要性 | 第25页 |
| ·STLite/0520 实时内核及其特点 | 第25-26页 |
| ·STLite/0520 实时内核 | 第25-26页 |
| ·STLite/0520内核的特点 | 第26页 |
| ·STLite/0520 内核提供的服务及其原理 | 第26-33页 |
| ·任务及其调度 | 第27-28页 |
| ·内存与分区 | 第28-30页 |
| ·信号量 | 第30-31页 |
| ·消息队列 | 第31页 |
| ·实时时钟 | 第31-32页 |
| ·中断 | 第32-33页 |
| ·STLite/0520 在系统中的使用 | 第33-39页 |
| ·STLite/0520 内核的编译、启动等问题 | 第33页 |
| ·任务相关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| ·系统中分区划分 | 第34-36页 |
| ·信号量的使用 | 第36-37页 |
| ·消息队列的使用 | 第37-38页 |
| ·中断的使用 | 第38-39页 |
| ·STLite/0520 对于系统开发及性能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| 第4章 利用 DVB-SI 实现 EPG | 第41-54页 |
| ·DVB-SI 协议及其传送方式 | 第41-44页 |
| ·DVB 标准与DVB-SI 协议 | 第41-42页 |
| ·DVB-SI 协议流的传送方式 | 第42-44页 |
| ·EPG 实现方案 | 第44-46页 |
| ·利用DVB-SI 实现EPG 的方法 | 第44-45页 |
| ·EPG 信息树结构 | 第45-46页 |
| ·EPG 信息的提取过程 | 第46页 |
| ·EPG 方案在系统中的具体实现 | 第46-51页 |
| ·数据结构定义 | 第46-48页 |
| ·操作函数及其定义 | 第48-49页 |
| ·数据的提取过程 | 第49-50页 |
| ·若干注意的问题 | 第50-51页 |
| ·EPG 功能及操作仿真 | 第51-53页 |
| ·机顶盒前面板常用控制键操作说明 | 第51页 |
| ·EPG 仿真操作流程示意图 | 第51-52页 |
| ·EPG 仿真操作步骤 | 第52-53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5章 用户接口子系统设计 | 第54-72页 |
| ·用户接口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54-56页 |
| ·系统模块的划分 | 第54-55页 |
| ·用户接口子系统与其他模块之间的关系 | 第55页 |
| ·用户接口子系统与相关模块之间的通信 | 第55-56页 |
| ·输入处理模块 | 第56-58页 |
| ·OSD 图形库设计 | 第58-69页 |
| ·STi7000 OSD 单元功能介绍 | 第58-62页 |
| ·OSD 图形库设计 | 第62-69页 |
| ·用户界面控制模块 | 第69-71页 |
| ·菜单组织和数据结构 | 第69-70页 |
| ·用户接口子系统的数据流程 | 第70-71页 |
| ·本章总结 | 第71-72页 |
| 结论 | 第72-7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| 附录(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6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