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26页 |
1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5页 |
2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3 国内、外研究动态 | 第16-26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6-20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20-26页 |
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论 | 第26-31页 |
1 社会保障理论的发展 | 第26-28页 |
2 农村社会保障是公共产品 | 第28-29页 |
3 当代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基本特点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变迁 | 第31-38页 |
1 集权化保障阶段 | 第31-32页 |
2 分权化保障阶段 | 第32-34页 |
3 制度化保障阶段 | 第34-38页 |
第四章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 | 第38-56页 |
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 | 第38-39页 |
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2页 |
2 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7页 |
·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| 第42-43页 |
·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7页 |
3 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7-51页 |
·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| 第47-49页 |
·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1页 |
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主要原因 | 第51-56页 |
·政策环境原因 | 第51-53页 |
·经济原因 | 第53-56页 |
第五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 | 第56-64页 |
1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应是多元协调模式 | 第56-57页 |
2 多元化协调模式的内容和特征 | 第57-58页 |
3 多元协调模式的构建 | 第58-61页 |
·建立科学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| 第58-59页 |
·在农村建立不同的保障模式 | 第59-60页 |
·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模式 | 第60-61页 |
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运行方式及分析 | 第61-64页 |
第六章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| 第64-84页 |
1 明确目标,确定基本原则 | 第64-65页 |
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要求 | 第64页 |
·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的基本原则 | 第64-65页 |
2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政策 | 第65-70页 |
·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农村社会保障资金 | 第65-66页 |
·探索建立以土地换保障的新机制 | 第66-67页 |
·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| 第67页 |
·坚持社会保障同家庭保障相结合 | 第67-68页 |
·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| 第68页 |
·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| 第68-70页 |
3 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措施 | 第70-76页 |
·加强国家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政策上的倾斜 | 第70-71页 |
·分层分类解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 | 第71-73页 |
·把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机构设置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| 第73-74页 |
·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和增值手段 | 第74-75页 |
·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| 第75-76页 |
4 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措施 | 第76-80页 |
·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| 第76页 |
·用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| 第76-77页 |
·科学制定报销标准和报销比例 | 第77-78页 |
·探索建立县级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 | 第78页 |
·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| 第78-79页 |
·加强药品购销监管 | 第79-80页 |
5 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措施 | 第80-84页 |
·多渠道筹措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| 第80-81页 |
·科学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| 第81-82页 |
·加强农村低保工作力量 | 第82-83页 |
·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开展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