材料抗压强度测量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页 |
·国内抗压强度测量需解决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小结 | 第12-13页 |
2 测量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不失真测量条件 | 第13-18页 |
·材料抗压强度测控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| 第13-15页 |
·系统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系统的数学模型 | 第14-15页 |
·不失真测量条件分析 | 第15-17页 |
·输出信号的失真 | 第15-16页 |
·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| 第16-17页 |
·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抗压强度测控系统中关键技术及其实现 | 第18-42页 |
·误差处理技术 | 第18-30页 |
·误差分析及估算 | 第18-22页 |
·系统误差的修正 | 第22-25页 |
·随机误差处理及粗大误差的剔除 | 第25-30页 |
·实现恒加载控制PID算法 | 第30-33页 |
·数字PID控制 | 第30-33页 |
·数字PID调节器参数的整定 | 第33页 |
·测量系统的实时性技术 | 第33-41页 |
·实时性概述 | 第33-34页 |
·常见的实时系统 | 第34-35页 |
·抗压强度测量系统中实时性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抗压强度测量系统实时性实现方法 | 第37-41页 |
·测控系统运行安全性 | 第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4 材料抗压强度测量系统 | 第42-57页 |
·系统的组成概述 | 第42页 |
·基本功能 | 第42-43页 |
·前向通道 | 第43-46页 |
·传感器 | 第43-44页 |
·RFI滤波器 | 第44-45页 |
·仪表放大器 | 第45页 |
·A/D转换 | 第45-46页 |
·后向通道 | 第46-47页 |
·组成 | 第46-47页 |
·电液比例控制 | 第47页 |
·人机通道 | 第47-51页 |
·键盘电路 | 第47-48页 |
·显示及打印接口 | 第48-51页 |
·软件流程图 | 第51页 |
·印制电路板及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| 第51-53页 |
·地线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电源线布置 | 第52页 |
·去耦电容配置 | 第52-53页 |
·印制电路板的尺寸与器件布置 | 第53页 |
·系统的标定与检定 | 第53-56页 |
·测量装置的标定 | 第53-54页 |
·测量装置检定 | 第54-55页 |
·测量装置的检定结果 | 第55-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7页 |
5 抗压强度测量系统的特性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 | 第57-58页 |
·线性度 | 第58页 |
·灵敏度 | 第58页 |
·精确度 | 第58页 |
·量程 | 第58-59页 |
·特性曲线 | 第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束语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