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4页 |
缩写与符号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4页 |
·五味子的研究概况 | 第15-24页 |
·五味子木脂素的研究概况 | 第15-22页 |
·五味子多糖的研究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五味子挥发油的研究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研究概况 | 第24-28页 |
·超临界流体萃取的优点 | 第24-25页 |
·影响超临界 CO_2流体溶解能力的因素 | 第25-26页 |
·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天然产物提取中的应用 | 第26-28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8页 |
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4页 |
第二章 五味子活性成分木脂素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| 第34-48页 |
·前言 | 第34页 |
·五味子木脂素的定性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3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5-3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五味子木脂素的定量分析 | 第37-45页 |
·五味子总木脂素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| 第37-39页 |
·五味子总木脂素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 | 第39-41页 |
·五味子木脂素的薄层扫描法分析 | 第41-45页 |
·定量分析方法的比较 | 第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8页 |
第三章 超临界 CO_2萃取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工艺研究 | 第48-60页 |
·前言 | 第48页 |
·南、北五味子中总木脂素的测定 | 第48-50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48-4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0页 |
·超临界 CO_2萃取木脂素的工艺研究 | 第50-56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50-5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2-56页 |
·超临界 CO_2萃取法与乙醇提取法的比较 | 第56-58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5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萃余物中五味子多糖提取及活性初步研究 | 第60-72页 |
·前言 | 第60页 |
·多糖的定量分析方法 | 第60-63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60-6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1-6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2-63页 |
·五味子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| 第63-66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6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3-6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4-66页 |
·五味子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66-70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6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8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2页 |
第五章 五味子挥发油提取及成分初步分析 | 第72-80页 |
·前言 | 第72页 |
·超临界 CO_2提取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| 第72-75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72-7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3-75页 |
·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研究 | 第75-76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7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5-76页 |
·两种不同方法提取物的成分分析与比较 | 第76-79页 |
·仪器、材料与试剂 | 第7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7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·全文总结 | 第80-82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