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景观语汇与城市特色意象塑造研究初探
| 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一章 导论 | 第10-28页 |
| ·绪论 | 第10-16页 |
| ·研究价值 | 第10-11页 |
| ·概念的限定与简释 | 第11-16页 |
| ·本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8-28页 |
| ·传统景观 | 第18-19页 |
| ·现代景观营建 | 第19-20页 |
| ·城市意象 | 第20-26页 |
| ·范例与评析 | 第26-28页 |
| 第二章 传统景观语汇的构建 | 第28-42页 |
| ·形成 | 第28-32页 |
| ·历史途径 | 第28-29页 |
| ·文化途径 | 第29-32页 |
| ·基本形态 | 第32-37页 |
| ·传统风景园林 | 第32-34页 |
| ·近现代城市景观 | 第34-37页 |
| ·继承和创新 | 第37-42页 |
| ·继承,重在形态的把握 | 第37-39页 |
| ·创新,一种方法论 | 第39-41页 |
| ·西方的实践 | 第41-42页 |
| 第三章 传统景观语汇与城市特色意象 | 第42-47页 |
| ·特色意象是经由视觉产生的心理认知 | 第42-44页 |
| ·特色意象是一种抽象的视觉形式 | 第42-43页 |
| ·城市特色意象的设计,是视觉设计的综合体 | 第43-44页 |
| ·传统景观语汇与城市特色 | 第44-45页 |
| ·传统景观语汇与城市场所空间 | 第45-47页 |
| 第四章 承载传统景观语汇的几种场所空间 | 第47-59页 |
| ·区域—体会城市特色意象的主要来源 | 第47-52页 |
| ·城市中心区 | 第48-49页 |
| ·城市风景名胜古迹区 | 第49-52页 |
| ·街道—城市特色意象的展示走廊 | 第52-55页 |
| ·生活性街道 | 第52-53页 |
| ·交通性街道 | 第53-55页 |
| ·节点和标志物—城市意象的创造点 | 第55-59页 |
| ·节点 | 第55-56页 |
| ·标志物 | 第56-5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59-62页 |
| ·中国城市需要特色意象 | 第59-60页 |
| ·传统景观语汇可以强化城市特色意象 | 第60页 |
| ·启示与后继研究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