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动模糊图像的判定与恢复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1.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·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国际国内研究发展和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论文的内容与基本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2 图像恢复的理论基础 | 第12-24页 |
| ·图像的数字化 | 第12-14页 |
| ·系统H的基本定义 | 第14-16页 |
| ·模糊图像的退化模型 | 第16-24页 |
| ·连续退化模型 | 第16-17页 |
| ·离散退化模型 | 第17-22页 |
| ·运动模糊退化模型 | 第22-24页 |
| 3 运动模糊方向与尺度的鉴别 | 第24-36页 |
| ·运动模糊方向的鉴别 | 第25-28页 |
| ·运动模糊方向鉴别的原理 | 第25页 |
| ·运动模糊方向鉴别的具体实现 | 第25-28页 |
| ·运动模糊尺度的鉴别 | 第28-36页 |
| ·运动模糊尺度鉴别的原理 | 第28-33页 |
| ·运动模糊尺度鉴别的具体实现 | 第33-36页 |
| 4 图像恢复的方法、去噪处理及评价函数 | 第36-54页 |
| ·经典复原方法 | 第36-46页 |
| ·逆滤波 | 第36-39页 |
| ·维纳滤波 | 第39-44页 |
| ·盲目恢复法 | 第44-46页 |
| ·Lucy-Richardson滤波恢复 | 第46页 |
| ·图像的噪声及其处理 | 第46-50页 |
| ·噪声的特征及来源 | 第46-48页 |
| ·噪声的处理 | 第48-50页 |
| ·恢复图像的评价函数 | 第50-54页 |
| ·图像的评价现状 | 第50-51页 |
| ·运动模糊恢复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| 第51-54页 |
| 5 运动模糊图像的实验恢复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8页 |
| 结论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| 附录A 二维运动模糊图像只能进行二维恢复 | 第61-6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