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课题的背景、意义和来源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普通径向式结构无铁心永磁电动机 | 第11-12页 |
·盘式结构的无铁心永磁电动机 | 第12-13页 |
·径向式双转子无铁心永磁电动机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外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4-15页 |
·无铁心永磁电动机的研究情况 | 第15页 |
·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 | 第15-17页 |
2 无铁心永磁电动机磁体结构研究 | 第17-29页 |
·Ansoft电磁场分析软件简介 | 第17-18页 |
·Halbach磁体结构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·不同磁体结构的无铁心永磁电动机对比分析 | 第19-28页 |
·分析计算模型 | 第19-20页 |
·Halbach磁体结构中每极磁体块数对气隙磁密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·无齿槽结构电机两种磁体结构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转子无铁心定子有铁心两种磁体结构的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定转子都无铁心的两种磁体结构电机对比分析 | 第24-26页 |
·双转子结构无铁心永磁电机分析 | 第26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3 无铁心永磁电动机关键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| 第29-44页 |
·气隙磁密与空载主磁通的计算 | 第29-30页 |
·磁路方法计算 | 第29-30页 |
·磁场方法计算 | 第30页 |
·绕组的设计与成型 | 第30-35页 |
·绕组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·槽满率的计算 | 第31-32页 |
·绕组的成型 | 第32-35页 |
·电枢反应电抗的计算 | 第35页 |
·槽漏抗的计算 | 第35-40页 |
·电枢计算长度的计算 | 第40-41页 |
·功角特性的研究 | 第41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4 CAD软件的编制 | 第44-50页 |
·Fortran电磁计算程序的编制 | 第44-46页 |
·适用范围 | 第44页 |
·气隙磁密的计算 | 第44-46页 |
·电枢反应电抗的计算 | 第46页 |
·VB用户界面的编制 | 第46-47页 |
·Fortran程序与 VB程序的链接 | 第47-49页 |
·Fortran程序 DLL的生成 | 第47-48页 |
·DLL在 VB中的调用 | 第48-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5 无铁心永磁电动机样机的研制与试验 | 第50-60页 |
·小功率样机的研发与试验结果 | 第50-52页 |
·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50页 |
·绕组设计 | 第50-51页 |
·主磁通修正系数的确定 | 第51页 |
·设计值和实验值对比 | 第51页 |
·试验波形 | 第51-52页 |
·2.2kW无铁心永磁电动机样机的研制开发 | 第52-55页 |
·样机的技术指标要求 | 第52页 |
·电机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52-53页 |
·电动机结构形式的确定 | 第53页 |
·气隙长度的确定 | 第53页 |
·电枢计算长度的计算 | 第53页 |
·永磁体的及永磁体结构的选择 | 第53-54页 |
·绕组的设计和槽满率的取值 | 第54页 |
·主磁通修正系数的取值 | 第54-55页 |
·2.2kW无铁心永磁电动机样机试验 | 第55-59页 |
·电动机反托试验 | 第55-56页 |
·噪声试验 | 第56页 |
·温升试验 | 第56-57页 |
·工作特性试验 | 第57-58页 |
·失步转矩测试试验 | 第58-59页 |
·试验结果与异步电动机的对比 | 第5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6 结论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