钢结构建筑抗火性能研究
1 绪论 | 第1-15页 |
·钢结构抗火研究的必要性 | 第8-9页 |
·钢结构抗火设计方法的发展 | 第9-12页 |
·基于试验的构件抗火设计方法 | 第10页 |
·基于计算的构件抗火设计方法 | 第10页 |
·基于计算的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考虑火灾随机性的结构抗火设计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结构抗火设计研究成果及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3-15页 |
2 钢结构抗火分析基础 | 第15-38页 |
·钢材的热物理特性 | 第15-19页 |
·热膨胀系数 | 第15-16页 |
·结构钢的比热容 | 第16-17页 |
·结构钢的导热系数 | 第17-19页 |
·钢的密度 | 第19页 |
·高温下结构钢的力学性能 | 第19-22页 |
·泊松比 | 第19-20页 |
·应力-应变关系 | 第20-22页 |
·屈服强度 | 第22页 |
·初始弹性模量 | 第22页 |
·室内火灾升温曲线 | 第22-23页 |
·传热学基础 | 第23-28页 |
·温度场分析 | 第23-25页 |
·热传递方式 | 第25-26页 |
·定解条件 | 第26-28页 |
·热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稳态热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瞬态热分析 | 第29页 |
·热传导有限元方程的推导 | 第29-33页 |
·稳态传热的有限元法 | 第30-31页 |
·瞬态传热的有限元法 | 第31-33页 |
·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| 第33-38页 |
·材料非线性 | 第33页 |
·几何非线性 | 第33-34页 |
·有限元分析步骤 | 第34-38页 |
3 平面框架不同截面柱抗火分析 | 第38-53页 |
·抗火分析假定 | 第38页 |
·火灾下钢结构的极限状态 | 第38-39页 |
·承载力极限状态 | 第38页 |
·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| 第38-39页 |
·本文所采用的破坏准则 | 第39页 |
·框架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1页 |
·不同截面柱框架抗火分析比较 | 第41-53页 |
·温度场分析比较 | 第41-49页 |
·高温下钢框架失效分析比较 | 第49-53页 |
4 空间框架热-结构耦合分析 | 第53-61页 |
·温度-结构耦合场的分析计算 | 第53-54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54-55页 |
·温度场分析 | 第55-58页 |
·梁柱的受火形式 | 第55页 |
·加载和求解 | 第55-58页 |
·结构分析 | 第58-61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58-59页 |
·加载和求解 | 第59-61页 |
5 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结论 | 第61页 |
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附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