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功能材料论文

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若干问题的计算机模拟研究

目录第1-5页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36页
   ·引言第10-12页
   ·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基本特点第12-15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第15-19页
     ·正极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负极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电解液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隔膜第18页
     ·硬件第18页
     ·合成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·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第20-21页
   ·材料设计与材料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第21-25页
     ·材料设计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材料设计进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材料科学中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第24-25页
   ·对二次锂离子电池的计算机建模和计算机模拟研究第25-34页
     ·研究概况第26-28页
     ·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电池的意义和优点第28-32页
     ·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展望和趋势第32页
     ·从第一性原理到宏观模拟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千变万化的模拟工具被采用第33页
     ·使用宏观模型来设计电池第33-34页
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其意义第34-36页
第二章 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(0.92)M_(0.08)O_2(M=Ni,Zn)的电子结构第36-59页
   ·密度泛函理论应用于材料计算领域第36-44页
     ·单电子近似第36-39页
     ·电子结构的计算方法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布里渊区的特殊K点计算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统计超原胞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44-57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45-48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第48-53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53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9页
第三章 应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掺杂其他非钴金属原子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_(1-x)M_xO_2(x=0.08,0.33)的电子结构第59-76页
   ·引言第5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59-72页
     ·计算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第61-71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71-72页
   ·对LiCo_(0.67)M_(0.33)O_2(M=Mg,Mn,Ni)的电子结构模拟研究第72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四章 应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Li/H元素原子在石墨体积内的热学行为第76-92页
   ·引言第76-7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77-87页
     ·分子动力学基本原理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势能函数的确定第78-79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第79-81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第81-86页
     ·讨论第86-87页
   ·其他小分子嵌入层状石墨的热学行为研究第87-90页
     ·计算模型第88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多个小分子同时嵌入层状石墨第89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2页
第五章 应用第一性原理研究M-CO(M=金属原子)在Ag(110)表面成键特性第92-119页
   ·概述第92-96页
     ·单分子科学简介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单分子科学的基本分析技术第93-95页
     ·近期单分子科学进展第95-96页
     ·本章研究内容第96页
   ·Ag(110)面上Fe和Cu与CO成键第96-106页
     ·计算原理和方法第96-97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构建第97-99页
     ·计算结果与讨论第99-106页
   ·吸附在Ag(110)面上其他金属原子与CO成键第106-11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7-119页
第六章 结论第119-123页
附录一: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第123-126页
附录二:Material studio软件性能和种类介绍第126-128页
参考文献第128-141页
发表文章第141-142页
致谢第142-143页

论文共1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微管相关蛋白2与朊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
下一篇:鼠疫亚单位疫苗和口服活载体疫苗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