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房屋建筑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、采暖、通风及其设备论文--空气调节论文--空气调节机械与设备论文

板翅式全热交换器在不同地区应用的适用性分析

中文摘要第1-7页
英文摘要第7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·课题背景第11-15页
     ·节能和健康空调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与空调有关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热交换器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第13-15页
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预期目标第17页
   ·相关研究第17-20页
第二章 室外气象条件对空气全热交换器回收效率影响第20-33页
   ·实验原理及数据处理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原理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实验装置及仪器设备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第25-26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·用湿度势表达的交换膜传湿控制方程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空气的湿度势与温湿度的关系第28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三章 各被研究地区的室外新风负荷组成研究第33-60页
   ·典型城市气候特征分析第33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地区全年的温湿度变化第33-38页
     ·不同地区室外新风参数的区域划分第38-45页
     ·各被研究地区新风负荷分析第45-48页
   ·对大同和上海室外温湿度的实测和分析第48-58页
     ·测量地区的选择第49-50页
     ·测量时间、测点布置第50页
     ·温湿度实测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·逐时能耗的计算与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使用不同热交换器能量回收情况对比第55-58页
   ·实测数据与气象站数据的对比第58-5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四章 空气全热交换器应用于不同地区的回收效果差异对比第60-76页
   ·室外新风不单独处理的情况第61-66页
   ·室外新风单独处理的情况第66-73页
     ·新风基本能耗第66-68页
     ·将热交换器采用不同方案组合后的能耗分析第68-73页
   ·新风量与排风量不相等时修正第73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五章第76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1页
致谢第81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支持面向服务体系结构(SOA)的中间件平台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犯罪学视野中“人”的形象--犯罪学知识谱系演变的一个观察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