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计算机网络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基于QoS约束组播路由算法及协议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8页
 1-1 引言第8-9页
  1-1-1 组播路由由来第8-9页
  1-1-2 组播路由技术的发展背景第9页
 1-2 服务质量路由第9-10页
  1-2-1 服务质量第9-10页
  1-2-2 服务质量路由第10页
 1-3 网络组播路由问题数学模型第10-12页
  1-3-1 网络数学模型第10-11页
  1-3-2 组播数学模型第11页
  1-3-3 组播QoSR问题的数学描述第11-12页
 1-4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1-4-1 组播路由算法第12-14页
  1-4-2 组播路由协议第14-15页
  1-4-3 目前组播路由协议与算法中存在的问题第15-16页
 1-5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第16-18页
  1-5-1 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1-5-2 结构安排第16-18页
第二章 服务质量约束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理论基础第18-28页
 2-1 服务质量约束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的设计理论第18-20页
  2-1-1 网络路由信息收集与更新问题第18页
  2-1-2 组播树的计算代价和模式问题第18-19页
  2-1-3 组播路由协议的健壮性问题第19页
  2-1-4 组播路由算法和协议的规模伸缩性问题第19页
  2-1-5 组播路由算法和协议的异构服务质量请求问题第19-20页
  2-1-6 组播路由算法和协议的动态性与静态性问题第20页
 2-2 服务质量约束组播路由问题的复杂性理论分析第20-21页
 2-3 组播路由算法与协议的综合性能评价第21-28页
  2-3-1 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1-22页
  2-3-2 模拟仿真方法研究概述第22-28页
第三章 基于路由表分层模型的QoS组播路由协议第28-43页
 3-1 路由表分层模型第28-30页
 3-2 存储一层邻居路由信息的QoS组播路由协议第30-37页
  3-2-1 协议网络环境要求第31页
  3-2-2 QDVMRP协议的路由转发表定义第31页
  3-2-3 协议控制报文定义第31-32页
  3-2-4 可用路径定义第32页
  3-2-5 组播树和搜索树定义第32-33页
  3-2-6 组播树构造算法第33-37页
 3-3 QDVMRP协议工作过程示例第37-40页
 3-4 QDVMRP协议正确性第40-43页
第四章 QDVMRP组播路由的综合优化第43-49页
 4-1 引言第43-44页
 4-2 协议及算法改进第44-46页
  4-2-1 对于可用路径的再讨论第44-45页
  4-2-2 协议和算法的QoS综合优化第45-46页
 4-3 模拟仿真第46-49页
  4-3-1 仿真条件构建第46页
  4-3-2 平均控制报文开销第46-47页
  4-3-3 平均呼叫成功率第47-49页
第五章 QDVMRP组播路由算法与接纳控制的集成第49-58页
 5-1 引言第49-51页
  5-1-1 接纳控制的定义第49-50页
  5-1-2 接纳控制的主要策略第50-51页
 5-2 国内外研究成果第51-54页
 5-3 接纳控制数学模型第54-55页
  5-3-1 受控服务请求的情形第54页
  5-3-2 有保证服务请求的清形第54-55页
 5-4 在QDVMRP组播路由协议中集成接纳控制机制第55-58页
  5-4-1 路由转发表表项再扩充第55页
  5-4-2 QDVMRP算法中集成接纳控制机制第55-58页
第六章 结论及展望第58-60页
 6-1 论文的研究成果第58页
 6-2 论文的创新之处第58-59页
 6-3 进一步的研究工作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嵌入式Internet在电动机振动监测网络中应用的研究
下一篇:我国工程保险监管制度及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