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 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3-25页 |
1.2.1 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场监测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2.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火焰检测研究现状 | 第18-25页 |
1.3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25-26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25-2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2 回旋区燃烧状况及火焰图像处理系统 | 第27-43页 |
2.1 高炉回旋区火焰燃烧状况 | 第27-29页 |
2.1.1 高炉回旋区焦炭及煤粉的燃烧过程 | 第27页 |
2.1.2 燃烧火焰的特性 | 第27-29页 |
2.2 燃烧火焰图像处理系统 | 第29-39页 |
2.2.1 监测系统器件性质研究 | 第30-35页 |
2.2.2 监测系统成像性质研究 | 第35-39页 |
2.3 火焰图像数字化成像原理 | 第39-4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3页 |
3 燃烧火焰辐射图像处理及软件实现 | 第43-61页 |
3.1 图像降质模型 | 第43-45页 |
3.2 图像的变换处理 | 第45-48页 |
3.2.1 图像的几何变换处理 | 第45-46页 |
3.2.2 图像的正交变换处理 | 第46-48页 |
3.3 图像的增强和恢复处理 | 第48-55页 |
3.3.1 图像的平滑处理 | 第49-52页 |
3.3.2 图像的锐化处理 | 第52-55页 |
3.4 图像的分割 | 第55-59页 |
3.4.1 图像分割的定义 | 第56页 |
3.4.2 燃烧火焰图像分割算法 | 第56-5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4 火焰图像温度场建立的算法研究 | 第61-69页 |
4.1 窥视温度的数学定义 | 第61-62页 |
4.2 燃烧火焰温度场建立算法 | 第62-67页 |
4.2.1 比色测温法原理 | 第62-64页 |
4.2.2 理论误差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2.3 比色测温法的改进 | 第65-66页 |
4.2.4 燃烧火焰辐射的灰性假设校正 | 第66页 |
4.2.5 双色测温系统中修正系数φ(L_R,L_G,L_B)的确定 | 第66-67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5 高炉回旋区火焰图像温度场的建立研究 | 第69-89页 |
5.1 实验室小型煤气燃烧实验火焰温度场建立研究 | 第69-83页 |
5.1.1 煤气燃烧实验装置 | 第69-73页 |
5.1.2 煤气火焰窥视温度的计算及温度场建立结果 | 第73-82页 |
5.1.3 煤气火焰窥视温度场建立实验结论 | 第82-83页 |
5.2 高炉回旋区燃烧火焰温度场建立研究 | 第83-88页 |
5.2.1 设计原理 | 第83-84页 |
5.2.2 高炉回旋区火焰图像温度场建立研究 | 第84-87页 |
5.2.3 高炉回旋区火焰图像温度场建立结论 | 第87-88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9-91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89-90页 |
6.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| 第90-91页 |
致谢 | 第91-9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3-99页 |
附录 | 第99-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