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·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2页 |
2 明体达用:高级专门教育理念 | 第22-50页 |
·分科大学: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形成 | 第22-32页 |
·专门、精深: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分析 | 第32-39页 |
·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:高级专门教育理念评价 | 第39-50页 |
3 专通兼顾:硕学闳才教育理念 | 第50-72页 |
·硕学与闳才: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转变 | 第50-60页 |
·过渡与转向: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分析 | 第60-67页 |
·国家需要与教育、学术建设:硕学闳才教育理念评价 | 第67-72页 |
4 通重于专:通才教育理念 | 第72-106页 |
·政策分析与思想论争:在冲突中形成的通才教育理念 | 第72-84页 |
·共同必修科目:通才教育理念的体现 | 第84-96页 |
·社会选择与结构适应:通才教育理念评价 | 第96-106页 |
5 专门化:专业教育理念 | 第106-140页 |
·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与专业教育理念的形成 | 第106-115页 |
·专业: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 | 第115-130页 |
·合理性:历史性与有限性——专业教育理念的评价 | 第130-140页 |
6 厚基础宽口径:专业教育的批判与通才教育的回归 | 第140-167页 |
·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形成:培养目标与教育思想 | 第140-153页 |
·加强基础、淡化专业: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分析 | 第153-159页 |
·不断增强的适应性: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评价 | 第159-167页 |
7 多元化:本科教育理念的更新 | 第167-196页 |
·本科教育:历史反思与国际比较 | 第167-173页 |
·多元共生: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未来态势 | 第173-185页 |
·教学改革:观念、制度与策略 | 第185-196页 |
8 结论 | 第196-199页 |
致谢 | 第199-20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0-208页 |
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2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