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一、党的三代领导人青年工作思想研究的重要意义 | 第10-15页 |
(一) 新时期青年思想变化新特点突显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青年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突显研究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(三) 党的三代领导人青年工作思想的指导价值突显了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二、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 | 第15-23页 |
(一) 毛泽东关于青年的基本观点 | 第15-17页 |
1.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| 第15-16页 |
2.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| 第16页 |
3.要充分信任和大胆任用青年 | 第16-17页 |
(二) 毛泽东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基本原则 | 第17-20页 |
1.必须加强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原则 | 第17-18页 |
2.青年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| 第18页 |
3.正确评价和对待青年原则 | 第18页 |
4.以是否和广大工农群众相结合作为衡量青年工作的标准 | 第18-19页 |
5.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| 第19-20页 |
(三) 毛泽东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基本途径 | 第20-23页 |
1.理论途径 | 第20页 |
2.实践途径 | 第20-21页 |
3.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途径 | 第21页 |
4.说服教育的途径 | 第21-23页 |
三、邓小平青年工作思想 | 第23-31页 |
(一) 邓小平关于青年工作的基本观点 | 第23-25页 |
1.青年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所在 | 第23页 |
2.努力把青年培养“四有”新人 | 第23-24页 |
3.青年是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最终依靠力量 | 第24-25页 |
4.坚持德才兼备标准,大胆选拔青年干部 | 第25页 |
(二) 邓小平青年工作思想基本原则和方法 | 第25-27页 |
1.要坚持党对青年工作的领导 | 第25-26页 |
2.要代表和反映青年的利益和要求 | 第26页 |
3.青年成长必须坚持学习 | 第26-27页 |
4.青年成长要实践磨炼的基本途径 | 第27页 |
(三) 邓小平青年工作思想地位和贡献 | 第27-31页 |
1.它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| 第27-28页 |
2.邓小平青年工作思想体现了发展的基本要求 | 第28-29页 |
3.邓小平青年工作思想的实践性、发展性和创造性 | 第29-31页 |
四、江泽民青年工作思想 | 第31-46页 |
(一) 江泽民关于青年的基本观点 | 第31-35页 |
1.青年是国家的希望 | 第31-32页 |
2.青年发展要坚持“四个统一” | 第32-34页 |
3.全党同志都有责任教育好青少年 | 第34-35页 |
(二) 江泽民关于青年的地位和作用 | 第35-38页 |
1.青年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生力军 | 第35-36页 |
2.青年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| 第36页 |
3.青年是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 | 第36-38页 |
(三) 江泽民关于青年工作思想的基本原则 | 第38-41页 |
1.“一要爱、二要严”的工作原则 | 第38-39页 |
2.青年工作要遵循青年人特点的原则 | 第39页 |
3.全社会共同努力作好青年工作的原则 | 第39-40页 |
4.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的原则 | 第40-41页 |
5.坚持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| 第41页 |
(四) 江泽民青年工作思想的历史贡献 | 第41-46页 |
1.对青年价值认识的发展 | 第41-43页 |
2.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 | 第43页 |
3.对青年发展目标方向的进一步明确 | 第43-44页 |
4.对青年工作原则进一步确立 | 第44-46页 |
五、开创新世纪青年工作思想的新局面 | 第46-51页 |
(一) 全面理解三代领导人青年工作思想的精髓 | 第46-48页 |
(二) 以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要为指导,加强青年工作的建设 | 第48-49页 |
(三) 竭诚为青年服务,建立和谐的成长成才环境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