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经济作物论文--棉论文

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及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一部分 棉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1-31页
 1 前言第11-18页
   ·课题的提出第11-12页
   ·前人的研究工作第12-17页
     ·形态学水平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同工酶水平第14页
     ·系谱水平第14页
     ·DNA水平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·RFLP第15页
       ·RAPD标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·AFLP标记第16页
       ·SSR标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rDNA间隔序列长度的多样性研究第17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17-18页
 2 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(系)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18-2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引物第20页
     ·棉花总DNA的抽提第20页
     ·RAPD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·SSR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·谱带的记录及数据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抗虫棉材料聚类结果分析第21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抗虫棉材料的相似系数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材料的分子指纹图谱第22-23页
   ·小结第23页
 3 国内外陆地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24页
     ·引物第24页
     ·棉花总DNA的抽提第24页
     ·RAPD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·SSR分析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谱带的记录及数据分析第2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5-28页
     ·31份陆地棉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·中国国内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国内材料的系谱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·中国与国外陆地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比较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·小结第28页
 4 讨论第28-31页
第二部分 棉花抗黄萎病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31-91页
 第一章 前言第31-49页
   ·课题的提出第31-32页
   ·前人的研究工作第32-41页
     ·黄萎病病原菌及其致病机理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·黄萎病病原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发病条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·黄萎病的致病机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·黄萎病对棉花内源激素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·黄萎病的防治第34-38页
     ·棉花黄萎病的抗病遗传学研究第38页
     ·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的组织化学与生理生化反应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棉花与黄萎病互作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·棉花RNA的抽提第41-42页
   ·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方法第42-48页
     ·基于cDNA的PCR扩增方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·减法杂交第43页
     ·cDNA代表性差异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抑制差减杂交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基因芯片技术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法第47页
     ·基于蛋白水平的差异基因的分离第47-48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第48-49页
 第二章 黄萎病菌诱导的棉花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分析第49-61页
   ·植物材料与病原菌第49页
   ·实验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的处理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·病原菌接种方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·棉花根部总RNA的抽提及mRNA的分离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·cDNA的合成和cDNA抑制差减杂交第50页
       ·抑制差减文库的构建及克隆的插入片段的检测第50页
       ·反向Northern杂交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·测序及序列相似性搜索第51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1-55页
     ·海岛棉的抗病性接种鉴定第51页
     ·RNA质量检测及mRNA的分离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双链cDNA的合成及酶切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差减文库的滴度与文库中克隆插入片段的大小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反向Northern杂交筛选差异表达克隆第54页
     ·测序与同源检索结果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基因功能的相关分析第55页
   ·讨论第55-61页
     ·棉花RNA的抽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棉花抗病反应中基因的表达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本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SSH文库构建和分析第59-61页
 第三章 部分棉花抗病反应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第61-74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与处理第61页
     ·RT-PCR第61页
     ·Northern杂交第61-62页
     ·Southern杂交第6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2-72页
     ·棉花抗病反应相关基因GbPR1和GbPR2的分析第62-70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的序列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和拟南芥抗病反应相关蛋白的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·GbPR2的序列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和GbPR2的比较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的表达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·GbPR1的基因组分析第70页
     ·MIC-3参与了棉花抗黄萎病反应第70-72页
   ·讨论第72-74页
     ·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与植物抗病第72-73页
     ·生物信息学在植物基因研究中的作用第73页
     ·MIC-3的功能第73-74页
 第四章 病程相关蛋白-10在棉花抗病反应中的鉴定及其在植物中的进化分析第74-91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5-78页
     ·植物材料第75-77页
     ·DNA抽提、PCR扩增、Northern杂交和Southern杂交第77-78页
     ·PCR产物的克隆、测序和基因系统进化分析第7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8-86页
     ·PR-10基因在棉花中的表达模式第78-79页
     ·棉属中PR-10基因的遗传多样性第79-82页
     ·PR-10基因家族在棉属中的系统进化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 ·植物PR-10的蛋白序列特征及其系统进化第84-86页
   ·讨论第86-91页
     ·棉花PR-10基因在棉花抗病反应中的作用第86页
     ·棉属PR-10蛋白的系统进化与其功能第86-89页
     ·PR-10蛋白在植物中功能的多样性及其进化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108页
致谢第108-109页
附录Ⅰ Protocol and method第109-114页
附录Ⅱ 转基因棉花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第114-115页
附录Ⅲ 植物PR-10蛋白之间的遗传距离第115-118页
附录Ⅳ 棉属各种间PR-10家族的基因组序列的部分序列对比第118页
附录Ⅴ 植物PR-10蛋白的多序列对比第118-119页
附录Ⅵ 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19-120页

论文共12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东亚钳蝎毒素BmαTX14的基因组克隆、真核表达纯化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
下一篇:全速USB设备控制器接口IP核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