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传播论
第1章 绪言 | 第1-15页 |
1.1 传播与传播学 | 第8-11页 |
1.1.1 传播 | 第8-9页 |
1.1.2 传播学 | 第9-11页 |
1.2 工业设计与传播学的交叉性及其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2.1 工业设计与传播学的交叉 | 第11-12页 |
1.2.2 工业设计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论文研究与写作的架构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产品传播概论 | 第15-32页 |
2.1 传播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| 第15-22页 |
2.1.1 传播的定义 | 第15-17页 |
2.1.2 传播的实质 | 第17-18页 |
2.1.3 传播的要素 | 第18-19页 |
2.1.4 几种典型的传播模式 | 第19-22页 |
2.2 作为传播过程的产品设计 | 第22-29页 |
2.2.1 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与符号 | 第22-27页 |
2.2.2 产品设计中通过符号传播信息 | 第27-29页 |
2.3 产品设计中的传播要素与传播模式 | 第29-32页 |
2.3.1 产品设计中的传播要素 | 第29-30页 |
2.3.2 产品设计传播模式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产品设计中的传播者 | 第32-39页 |
3.1 传播者概说 | 第32-33页 |
3.2 产品设计中的直接传播者 | 第33-35页 |
3.2.1 产品设计的直接传播者——工业设计师 | 第33-34页 |
3.2.2 工业设计师作为直接传播者的要求 | 第34-35页 |
3.3 产品设计中的间接传播者 | 第35-37页 |
3.3.1 设计决策者 | 第36页 |
3.3.2 企业主 | 第36-37页 |
3.3.3 设计协作者 | 第37页 |
3.4 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4章 产品设计中的传播内容 | 第39-54页 |
4.1 传播内容概说 | 第39-40页 |
4.2 产品的功能信息 | 第40-44页 |
4.3 产品的认知信息 | 第44-46页 |
4.4 产品的审美信息 | 第46-48页 |
4.5 产品设计中的信息原则 | 第48-54页 |
4.5.1 信息识别原则 | 第49-50页 |
4.5.2 信息量阙值原则 | 第50-52页 |
4.5.3 信息优化原则 | 第52-54页 |
第5章 产品作为传播的媒介 | 第54-60页 |
5.1 产品具有媒介的特性 | 第54-56页 |
5.1.1 大众传播及其媒介的特点 | 第54-55页 |
5.1.2 产品具有"类大众媒介"特性 | 第55-56页 |
5.2 产品作为媒介的价值 | 第56-60页 |
5.2.1 产品作为媒介对人的价值 | 第56-58页 |
5.2.2 产品作为媒介对环境的价值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产品设计中的受传者 | 第60-66页 |
6.1 受传者概说 | 第60-62页 |
6.2 主要受传者——消费者 | 第62-63页 |
6.3 一般受传者——社会大众 | 第63-64页 |
6.4 特殊受传者 | 第64-66页 |
6.4.1 设计专业人员 | 第64-65页 |
6.4.2 广告业人员和大众媒体把关人 | 第65-66页 |
第7章 产品传播效果与设计评价 | 第66-78页 |
7.1 传播效果理论与产品传播效果 | 第66-71页 |
7.1.1 有限效果论 | 第67-68页 |
7.1.2 适度效果论 | 第68-70页 |
7.1.3 强大效果论 | 第70-71页 |
7.2 产品传播效果与设计评价 | 第71-73页 |
7.2.1 产品传播效果的表现形式 | 第71-72页 |
7.2.2 产品传播效果作为设计评价的标准 | 第72-73页 |
7.3 产品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| 第73-75页 |
7.3.1 内在因素 | 第73-74页 |
7.3.2 外在因素 | 第74-75页 |
7.4 产品传播效果的改善 | 第75-78页 |
7.4.1 注重完善传播者自身条件 | 第75-76页 |
7.4.2 注重受众具有选择性注意的特点 | 第76页 |
7.4.3 善于把握受众的心理特点 | 第76页 |
7.4.4 恰当地把握产品信息内容 | 第76-78页 |
结语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