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体金属与合金的固体雾化原理及工艺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| 引言 | 第10-11页 |
| ·二流雾化的基本原理、方式及理论模型 | 第11-19页 |
| ·二流雾化原理 | 第11-12页 |
| ·二流雾化主要方式 | 第12-13页 |
| ·影响二流雾化粉末性能的因素 | 第13-14页 |
| ·二流雾化的若干理论模型 | 第14-19页 |
| ·二流雾化工艺的发展 | 第19-28页 |
| ·紧耦合气体雾化法 | 第20-21页 |
| ·高压气体雾化法 | 第21页 |
| ·气体上喷法 | 第21页 |
| ·水平气体雾化法 | 第21-22页 |
| ·超声雾化法 | 第22-23页 |
| ·层流雾化法 | 第23页 |
| ·真空雾化 | 第23-24页 |
| ·多流雾化 | 第24-25页 |
| ·多级雾化法 | 第25-26页 |
| ·热气流雾化法 | 第26-28页 |
| ·论文工作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1页 |
| ·固体雾化工艺的提出 | 第28-29页 |
| ·论文工作的创新点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| 第2章 固体雾化装置及雾化介质流动规律 | 第31-48页 |
| 引言 | 第31页 |
| ·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| 第31-36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31-34页 |
| ·实验过程及分析检测 | 第34-36页 |
| ·固体雾化介质的两相流动规律 | 第36-47页 |
| ·两相流中的气流及颗粒流 | 第36-39页 |
| ·稀相与均匀流近似及运动方程 | 第39-41页 |
| ·喷枪出口处两相流的气流速度与颗粒速度 | 第41-47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3章 固体雾化工艺规律的研究 | 第48-75页 |
| 引言 | 第48页 |
| ·固体雾化与普通气体雾化粉末粒度的比较 | 第48-54页 |
| ·雾化气体压力和流量对粉末特性的影响 | 第54-59页 |
| ·气体压力对粉末特性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| ·雾化气体流量与粉末特性的关系 | 第57-59页 |
| ·金属液体流量与粉末特性的关系 | 第59-61页 |
| ·固相介质流量与粉末特性的关系 | 第61-71页 |
| ·不同固体雾化介质与粉末性能的关系 | 第71-72页 |
| ·固体雾化粉末颗粒形貌特征 | 第72-74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第4章 固体雾化破碎机理的研究 | 第75-96页 |
| 引言 | 第75页 |
| ·气体雾化机理及基本过程 | 第75-77页 |
| ·固体雾化机理及基本过程 | 第77-82页 |
| ·固体雾化介质对液滴的作用 | 第77-79页 |
| ·固体雾化介质对液膜的作用 | 第79-82页 |
| ·气体雾化及固体雾化机理的对比分析 | 第82-83页 |
| ·固体雾化理论 | 第83-95页 |
| ·液体的稳定性准则 | 第83-84页 |
| ·固体雾化的稳定性准则 | 第84-90页 |
| ·固体雾化工艺规律的讨论 | 第90-93页 |
| ·固体雾化传热分析 | 第93-95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| 第5章 固体雾化制备金属或合金粉末 | 第96-117页 |
| 引言 | 第96页 |
| ·固体盐雾化实验 | 第96-108页 |
| ·金属微细粉末的制备 | 第96-98页 |
| ·常规合金粉末的制备 | 第98-108页 |
| ·固体同种粉末雾化 | 第108-112页 |
| ·6-6-3青铜粉末的制备 | 第108-110页 |
| ·高硅铝合金粉末 | 第110-111页 |
| ·Al-20mass%Cr粉末的制备 | 第111-112页 |
| ·固体铁粉雾化 | 第112-116页 |
| 本章小结 | 第116-117页 |
| 结论 | 第117-11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9-128页 |
| 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| 附件A:查新结论 | 第129-130页 |
| 附件B: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130页 |
| 1、已发表和接收的与本研究有关的学术论文 | 第130页 |
| 2、与本研究有关专利 | 第130页 |
| 3、与本研究有关的奖励 | 第13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