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历史、地理论文--中国史论文--隋、唐至清前期(581~1840年)论文--清前期(1616~1840年)论文

《清实录》所见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6页
 第一节 关于《清实录》第7-12页
  一、《清实录》的纂修第7-8页
  二、《清实录》的内容及体例第8-10页
  三、《清实录》的版本情况第10-11页
  四、《清实录》的史料价值及不足第11-12页
 第二节《清实录》中有关语言文字政策材料的研究意义及方法第12-16页
  一、史料价值第13页
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3-14页
  三、研究现状第14页
  四、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-16页
第二章 清前期的语言文字政策内容第16-42页
 第一节 满汉合璧多语并用第16-30页
  一、满文的创制与发展第16-18页
  二、大力提倡满语满文全力确立国语地位第18-22页
  三、审时度势倡导满人学习汉语第22-24页
  四、宏扬多民族语共存第24-30页
 第二节 满语衰微全力挽救第30-42页
  一、满语衰微的实际状况第31-37页
  二、分析原因第37-42页
第三章 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实施第42-74页
 第一节 满汉语言交替阶段所采取的措施第42-61页
  一、屡颁圣谕挽救满语第42-50页
  二、设立各类学校第50-53页
  三、出版书籍第53-56页
  四、特设翻译科考试第56-58页
  五、乾隆钦定新清语第58-61页
 第二节 对汉语语音及文字的规范第61-74页
  一、建立正音书院制度第62-63页
  二、在科举考试中建立审音制度第63-64页
  三、官修《康熙字典》、《音韵阐微》第64-67页
  四、重视典籍文书中的语言文字校勘第67-74页
第四章 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价值、影响第74-77页
 第一节 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价值第74-75页
  一、满语文得以发展和完善第74页
  二、保存了许多少数民族语言文献第74页
  三、发展了少数民族的教育第74-75页
 第二节 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影响第75-77页
  一、继承发展了语言文字规范方法第75页
  二、开创了清代字典学编纂的先河第75-76页
  三、促进了清代语言学研究的崛起第76-77页
第五章 清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局限第77-79页
 一、音规范措施并不得力第77页
 二、对《音韵阐微》等官修书籍评价过高第77页
 三、保存满语的政策不够连贯第77-78页
 四、文字狱的推行使文人治学面越来越窄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注释第82-86页
中文摘要第86-88页
英文摘要第88-90页
后记第90-91页
导师及作者简介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分布式资源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高新技术产业群的竞争优势及社会资本培育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