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7页 |
第—章 绪论 | 第7-9页 |
一、选题的背景、意义和目的 | 第7-8页 |
二、本文的基本结构 | 第8页 |
三、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第二章 金融风险与防范(监管)理论与实践 | 第9-20页 |
一、金融风险的一般性理论 | 第9-15页 |
(一) 银行风险概念界定 | 第9页 |
(二) 金融风险的特性 | 第9-10页 |
(三) 金融风险一般性表现 | 第10-11页 |
(四) 经济转轨与金融风险 | 第11-15页 |
二、金融风险的预警防范与监管控制 | 第15-20页 |
(一) 金融风险的预警与防范 | 第16-18页 |
(二) 银行风险防范的止损弥补机制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商业银行的风险类型、成因、化解分析及其预警模型 | 第20-31页 |
一、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分析 | 第20-21页 |
二、商业金融风险的成因与后果分析 | 第21-25页 |
三、金融机构的风险化解 | 第25-28页 |
(一) 化解原则、范围、目标 | 第25-26页 |
(二) 风险化解方法 | 第26-27页 |
(三) 资产风险的防范与补偿 | 第27页 |
(四) 金融监管与金融安全区 | 第27-28页 |
四、金融风险监控预警系统的构筑与预警模型 | 第28-31页 |
(一) 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组织系统构筑 | 第28-29页 |
(二) 金融风险预警模型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延边的金融风险分析 | 第31-47页 |
一、延边金融的历史沿革 | 第31-32页 |
二、延边金融体系构成及其现状 | 第32-35页 |
三、延边金融运行态势分析 | 第35-36页 |
四、延边金融风险分析 | 第36-45页 |
(一) 外部环境风险 | 第37-38页 |
(二) 银行信用风险 | 第38-39页 |
(三) 管理风险 | 第39-43页 |
(四) 信用证项下的金融风险 | 第43-44页 |
(五) 金融机构业务竞争的后遗症 | 第44页 |
(六) 出口地融资银行面临的危险 | 第44-45页 |
五、延边州金融风险形成的案例分析 | 第45-47页 |
第五章 延边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及其对策建议 | 第47-56页 |
一、延边金融安全区的目标和内容 | 第47-48页 |
(一) 延边金融安全的目标 | 第47页 |
(二) 延边金融安全区的内容 | 第47页 |
(三) 延边金融安全区的度量指标 | 第47-48页 |
二、延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的几点建议 | 第48-56页 |
(一) 关于延边金融风险的防范 | 第48-49页 |
(二) 关于延边金融风险的化解 | 第49-50页 |
(三) 延边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的具体措施 | 第50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