配偶权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配偶权概述 | 第10-17页 |
1.1 配偶权的涵义和特征 | 第10-13页 |
1.1.1 配偶权的涵义 | 第10-11页 |
1.1.2 配偶权的特征 | 第11-13页 |
1.2 配偶权的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 配偶权的历史沿革 | 第14-17页 |
1.3.1 古代社会的配偶权 | 第14-15页 |
1.3.2 近代社会的配偶权 | 第15-16页 |
1.3.3 当代社会的配偶权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两大法系配偶权立法比较 | 第17-20页 |
2.1 两大法系配偶权立法概况 | 第17-18页 |
2.1.1 大陆法系配偶权的立法 | 第17页 |
2.1.2 英美法系配偶权的立法 | 第17-18页 |
2.2 两大法系配偶权立法比较 | 第18-19页 |
2.2.1 两大法系配偶权立法的共同点 | 第18页 |
2.2.2 两大法系配偶权立法的差异点 | 第18-19页 |
2.3 对我国配偶权立法的借鉴意义 | 第19-20页 |
第三章 构建我国配偶权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0-24页 |
3.1 我国配偶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| 第20-22页 |
3.1.1 我国目前没有设立配偶权制度 | 第20-21页 |
3.1.2 我国婚姻法中的夫妻关系不等同于配偶权 | 第21-22页 |
3.2 构建我国配偶权制度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3.2.1 是完善我国婚姻立法需要 | 第22页 |
3.2.2 是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3.2.3 是保护妇女的合法权利的需要 | 第23-24页 |
第四章 构建我国的配偶权制度的具体构想 | 第24-44页 |
4.1 配偶权的具体内容 | 第24-38页 |
4.1.1 夫妻姓名权 | 第24页 |
4.1.2 夫妻同居权利和义务 | 第24-26页 |
4.1.3 夫妻忠实义务 | 第26-29页 |
4.1.4 住所决定权 | 第29-31页 |
4.1.5 夫妻生育权 | 第31-35页 |
4.1.6 日常事务代理权 | 第35-38页 |
4.2 保护配偶权的法律体系 | 第38-44页 |
4.2.1 保护配偶权的婚姻法规范 | 第38-40页 |
4.2.2 保护配偶权的侵权行为法规范 | 第40-42页 |
4.2.3 保护配偶权的其他法律规范 | 第42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资料 | 第45-49页 |
后记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