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第一章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的关系 | 第12-23页 |
一、 工伤社会保险制度概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 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2-15页 |
(二) 工伤社会保险的主要特点 | 第15-18页 |
二、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联系 | 第18-19页 |
三、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区别 | 第19-20页 |
四、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之间关系的性质 | 第20-23页 |
第二章 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适用关系的模式 | 第23-33页 |
一、 国外法关于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适用关系的模式 | 第23-27页 |
(一) 国外法的四种模式 | 第23-25页 |
(二) 外国的处理模式给我国的启示 | 第25-27页 |
二、 我国关于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适用关系的模式 | 第27-33页 |
(一) 我国工伤救济法律法规的历史发展 | 第27-28页 |
(二)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分析 | 第28-30页 |
(三) 我国司法实务中的情况 | 第30-33页 |
第三章 我国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适用模式的构建 | 第33-43页 |
一、 雇主侵权下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的适用模式 | 第33-37页 |
(一) 对于替代模式与兼得模式的评析 | 第33-35页 |
(二) 补充模式的合理性 | 第35-37页 |
二、 第三人侵权下工伤社会保险与民事侵权的适用模式 | 第37-40页 |
(一) 我国部分学者的观点及分析 | 第37-38页 |
(二) 改良的补充模式 | 第38-40页 |
三、 补充模式与改良的补充模式构件上的两个重要问题 | 第40-43页 |
(一) 确立工伤社会保险补偿绝对优先原则 | 第40-41页 |
(二) 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