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1.我国能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0-20页 |
1.1 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| 第10-13页 |
1.1.1 我国能源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1.2 我国能源发展对策 | 第12-13页 |
1.2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 我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 | 第16-17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目的 | 第17-20页 |
1.4.1 济南地区能源概况 | 第17-18页 |
1.4.2 济南地区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契机 | 第18-19页 |
1.4.3 课题的研究目的 | 第19-20页 |
2.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原理 | 第20-50页 |
2.1 风力发电 | 第20-33页 |
2.1.1 风力发电原理 | 第21-27页 |
2.1.2 风力发电运行方式 | 第27-30页 |
2.1.3 风力发电的发展前景 | 第30-33页 |
2.2 太阳能发电 | 第33-47页 |
2.2.1 太阳能热发电 | 第36-40页 |
2.2.2 太阳能光伏发电 | 第40-47页 |
2.3 风—光互补发电 | 第47-50页 |
2.3.1 风能与太阳能热气流联合发电 | 第48-49页 |
2.3.2 风力—太阳能电池发电联合运行 | 第49-50页 |
3.济南地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潜力分析 | 第50-83页 |
3.1 风能利用的理论基础 | 第50-58页 |
3.1.1 风的产生与特性 | 第50页 |
3.1.2 风的测量 | 第50-51页 |
3.1.3 风能的计算 | 第51-53页 |
3.1.4 探讨风能计算的其他方法——瑞利分布法 | 第53-57页 |
3.1.5 计算济南地区风速的威布尔分布 | 第57-58页 |
3.2 太阳能辐射强度的计算 | 第58-69页 |
3.2.1 太阳辐射的产生和分类 | 第58-61页 |
3.2.2 太阳位置的确定 | 第61-63页 |
3.2.3 地球大气层外辐射量的计算 | 第63-65页 |
3.2.4 地球表面斜面上辐射量的计算 | 第65-67页 |
3.2.5 日射量的工程处理 | 第67-68页 |
3.2.6 济南地区月平均辐射值的计算 | 第68-69页 |
3.3 济南地区实测气象参数 | 第69-72页 |
3.4 济南地区风力资源分析 | 第72-75页 |
3.5 济南地区太阳能资源分析 | 第75-80页 |
3.6 济南地区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前景 | 第80-83页 |
3.6.1 《可再生能源法》的出台对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推动 | 第80-81页 |
3.6.2 济南地区实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必要性 | 第81-82页 |
3.6.3 对济南地区发展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几点建议 | 第82-83页 |
4.风-光互补发电实验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| 第83-90页 |
4.1 系统介绍 | 第83页 |
4.2 系统原理及组成 | 第83-88页 |
4.3 系统分析 | 第88-90页 |
5.结论 | 第90-94页 |
5.1 结论 | 第90-93页 |
5.2 论文总结及存在的不足 | 第93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100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