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表索引 | 第1-16页 |
符号索引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8-28页 |
1.1 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| 第18-21页 |
1.1.1 神经网络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1.1.2 神经网络的特点及其用于控制领域的优越性 | 第20-21页 |
1.2 神经网络系统辨识的应用现状 | 第21-22页 |
1.3 递归神经网络的兴起 | 第22-23页 |
1.4 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现状 | 第23-24页 |
1.4.1 BP学习算法的产生 | 第23-24页 |
1.4.2 递归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现状 | 第24页 |
1.5 课题的提出及创新 | 第24-26页 |
1.6 论文结构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递归神经网络的结构 | 第28-40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全局反馈型递归神经网络 | 第28-30页 |
2.2.1 ARX网络和 NARX网络 | 第28-29页 |
2.2.2 Hopfield网络 | 第29-30页 |
2.2.3 约旦网络 | 第30页 |
2.3 前向递归神经网络 | 第30-38页 |
2.3.1 局部联接递归神经网络 | 第30-35页 |
2.3.2 全联接型递归神经网络 | 第35-38页 |
2.4 混合型递归神经网络 | 第38页 |
2.5 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三章 性能优化及BP算法 | 第40-48页 |
3.1 性能优化 | 第40-43页 |
3.1.1 最速下降法 | 第40-42页 |
3.1.2 牛顿法 | 第42-43页 |
3.2 BP算法 | 第43-48页 |
3.2.1 反向传播的思想 | 第43-47页 |
3.2.2 BP算法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递归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| 第48-59页 |
4.1 递归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 | 第48-49页 |
4.2 递归神经网络的基本学习算法 | 第49-52页 |
4.2.1 引言 | 第49-50页 |
4.2.2 内时延反馈型递归神经网络的BP学习算法 | 第50-52页 |
4.3 递归神经网络的先进学习算法 | 第52-59页 |
4.3.1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的递归神经网络 | 第52-56页 |
4.3.2 递归神经网络的RPE算法 | 第56-59页 |
第五章 递归神经网络的 LM学习算法及改进 | 第59-68页 |
5.1 引言 | 第59页 |
5.2 LM算法 | 第59-61页 |
5.3 递归神经网络的 LM学习算法 | 第61-65页 |
5.3.1 对角递归神经网络的 LM学习算法 | 第61-64页 |
5.3.2 一般递归神经网络的 LM学习算法 | 第64-65页 |
5.4 递归神经网络的并行 LM学习算法 | 第65-67页 |
5.5 小结 | 第67-68页 |
第六章 递归神经网络的Alopex算法及改进 | 第68-75页 |
6.1 引言 | 第68页 |
6.2 Alopex算法 | 第68-69页 |
6.3 递归神经网络的Alopex算法 | 第69-71页 |
6.4 递归神经网络的改进Alopex算法 | 第71-74页 |
6.5 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七章 递归神经网络的系统辨识 | 第75-94页 |
7.1 引言 | 第75-76页 |
7.2 传统辨识与神经网络辨识 | 第76-79页 |
7.3 神经网络辨识的基本结构 | 第79-80页 |
7.3.1 正向建模 | 第79页 |
7.3.2 逆向建模 | 第79-80页 |
7.4 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神经网络辨识 | 第80-83页 |
7.4.1 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描述 | 第80-81页 |
7.4.2 前向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 | 第81-82页 |
7.4.3 递归神经网络对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 | 第82-83页 |
7.5 递归神经网络建模实例 | 第83-93页 |
7.5.1 函数逼近 | 第84-87页 |
7.5.2 燃油加热炉的建模 | 第87-89页 |
7.5.3 传感器校正 | 第89-93页 |
7.6 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八章 结束语 | 第94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3页 |
致谢 | 第103-104页 |
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