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--联接及联接零件论文

新型复合连接开发及在1060铝合金上应用研究

1.绪论第1-14页
   ·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·课题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·课题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·本课题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焊接第10-11页
     ·机械连接第11页
     ·粘接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复合连接第12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与技术指标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3-14页
2.复合连接接头设计第14-20页
   ·粘接接头设计第14-18页
     ·粘接机理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常见粘接接头类型及破坏形式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粘接接头的设计原则第17-18页
   ·复合连接接头设计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连接接头结构设计第18页
     ·连接接头尺寸确定第18-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9-20页
3.复合连接模具设计第20-33页
   ·模具总体结构形式的确定第20页
   ·弯曲工序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·弯曲变形过程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受力分析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弯曲变形过程第22-23页
   ·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最小弯曲半径的理论计算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最小弯曲半径的影响因素第24页
   ·弯曲力的计算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弯曲力过程——行程曲线第24页
     ·弯曲力的理论计算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弯曲力计算用经验公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第26页
   ·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弯曲件r≥0.5t时毛坯尺寸的计算第27-28页
     ·弯曲件r<0.5t时毛坯尺寸的计算第28-29页
   ·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凸、凹模的圆角半径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凸、凹模间隙第30页
     ·凸、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与公差第30页
     ·试验用连接模具工作部分尺寸确定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4.复合连接工艺试验研究第33-43页
   ·铝合金及其表面状态对粘接性能的影响第33-37页
     ·粘接对铝合金表面的要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·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性质第34-37页
   ·试验材料、设备及连接工艺第37-3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及设备第37-38页
     ·连接试验步骤及工艺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·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工艺设计第39-42页
     ·磷酸阳极氧化工艺设计第40页
     ·硫酸阳极氧化工艺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·铬酸阳极氧化工艺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5.复合连接接头性能试验第43-53页
   ·接头机械性能试验第43-46页
     ·接头拉伸强度性能试验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接头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第45页
     ·接头剥离强度性能试验第45-46页
   ·接头耐环境老化性能试验第46-50页
     ·影响接头耐久性的因素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连接接头恒温水浸老化性能试验第47-50页
   ·接合面微观连接机理研究第50-5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1-53页
6.结论第53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8页
附录第58-62页
 1.模具结构图第58-62页
 2.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VIA的光纤通道交换网MPI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中国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