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海地区哥白尼纪月岭构造样式与形成过程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目录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9-15页 |
| 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页 |
| ·项目依托 | 第9页 |
| ·前人研究成果与存在的问题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思路与技术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2页 |
| ·技术方法 | 第12-13页 |
| ·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| 第15-19页 |
| ·大地构造位置 | 第15-16页 |
| ·地层特征 | 第16-18页 |
| ·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| 第18-19页 |
| 第三章 WR-1 和 WR-2 月岭影像特征 | 第19-23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19页 |
| ·解译标准 | 第19-20页 |
| ·WR-1 月岭影像特征 | 第20-21页 |
| ·WR-2 月岭影像特征 | 第21-23页 |
| 第四章 月球地质年代定年法与月岭形成时代的确定 | 第23-31页 |
| ·各定年法简介与比较 | 第23-28页 |
| ·撞击坑密度确定方法 | 第23-25页 |
| ·大的撞击坑的形貌特征 | 第25-26页 |
| ·小型撞击坑的形貌 | 第26-27页 |
| ·DL 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·月壤成熟度法 | 第28页 |
| ·月岭形成时代的确定 | 第28-31页 |
| 第五章 砂箱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| 第31-45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31页 |
| ·模型设计与实验过程 | 第31-45页 |
| ·形态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演化过程分析 | 第36-45页 |
|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| 第45-50页 |
| ·讨论 | 第45-4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实际月龄的形态对比 | 第45-47页 |
| ·月岭与叶状陡坎的关系 | 第47页 |
| ·月岭演化过程 | 第47-49页 |
| ·月岭形态与基底收缩方向的关系 | 第49页 |
| ·结论 | 第49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| 附录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