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12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26页 |
·立题依据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4页 |
·地球化学异常评价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分形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·人工免疫系统(AIS)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·信息融合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9-20页 |
·小波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(GIS)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·论文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4页 |
·主要技术路线图 | 第24-25页 |
·论文特色及其创新点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区域地质地貌特征 | 第26-49页 |
·西南三江北段地质地貌特征 | 第26-37页 |
·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| 第26-29页 |
·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| 第29-32页 |
·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| 第32-34页 |
·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| 第34-37页 |
·恒星错工作区地质地貌特征 | 第37-47页 |
·区域地质特征 | 第38-41页 |
·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1-44页 |
·测区地质特征 | 第44-45页 |
·测区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5-47页 |
·干中雄地区地质地貌特征 | 第47-49页 |
·景观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7页 |
·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研究区域使用的现代数学方法 | 第49-82页 |
·人工免疫系统(AIS)理论及降噪方法 | 第49-55页 |
·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| 第49页 |
·AIS的生物原型 | 第49页 |
·AIS的仿生机理 | 第49-50页 |
·人工免疫系统AIS模型与算法 | 第50-54页 |
·人工免疫降噪方法 | 第54-55页 |
·信息融合理论及卡尔曼滤波降噪方法 | 第55-64页 |
·信息融合理论 | 第55-58页 |
·卡尔曼滤波理论 | 第58-59页 |
·卡尔曼滤波降噪方法 | 第59-61页 |
·信息融合算法 | 第61-64页 |
·小波分析理论及降噪方法 | 第64-72页 |
·小波变换的基本概念及其时频局部化特性 | 第64-66页 |
·多分辨率分析和正交小波变换 | 第66-68页 |
·正交小波变换的快速算法—Mallat算法 | 第68-70页 |
·小波分析降噪方法 | 第70-72页 |
·分形理论及其分形曲面构造原理 | 第72-81页 |
·分形理论简介 | 第72-73页 |
·分形维数 | 第73-75页 |
·分形插值原理 | 第75-77页 |
·分形插值曲面的数学模型 | 第77-79页 |
·分形插值曲面的维数定理 | 第79-81页 |
·小结 | 第81-82页 |
第四章 区域地球化学元素的分维计算模型 | 第82-88页 |
·几种一般分形分维计算方法 | 第82-85页 |
·求容量维的方法 | 第82页 |
·求信息维的方法 | 第82-83页 |
·分规法 | 第83-84页 |
·周长—面积法 | 第84页 |
·元素含量——面积模式 | 第84-85页 |
·元素含量——距离相关模式 | 第85页 |
·求和方法 | 第85页 |
·地球化学元素分形含量面积法 | 第85-87页 |
·小结 | 第87-88页 |
第五章 基于MAPGIS的区域化探异常识别 | 第88-144页 |
·空间数据库的建设与建立 | 第88-93页 |
·地质图数据库 | 第88-89页 |
·矿产数据库 | 第89-90页 |
·地理数据库 | 第90-91页 |
·化探数据库 | 第91-93页 |
·MAPGIS的二次开发 | 第93-120页 |
·需求分析 | 第93-95页 |
·软件系统概要设计 | 第95-100页 |
·软件系统详细设计 | 第100-119页 |
·系统实现 | 第119-120页 |
·异常下限的确定 | 第120-138页 |
·传统方法的数据处理和异常下限的确定 | 第120-125页 |
·基于不同滤波方法的数据降噪和分形含量面积方法的异常下限确定 | 第125-138页 |
·多尺度下地球化学数据场分形结果解释及综合异常评价 | 第138-144页 |
·西南三江北段综合异常评价解释 | 第138-140页 |
·单元素分形处理结果解释评价——以Cu元素为例 | 第140-141页 |
·各测区综合异常图及恒星错测区异常评价 | 第141-144页 |
主要结论与认识 | 第144-1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6-153页 |
致谢 | 第1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