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1页 |
1.1 氯乙烯工业化生产工艺的发展历程 | 第8-9页 |
1.2 项目的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结果 | 第9-11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5页 |
2.1 国内外的生产和消费 | 第11-12页 |
2.1.1 国外的生产和消费 | 第11-12页 |
2.1.2 国内的生产和消费 | 第12页 |
2.2 齐鲁石化公司氯碱厂氯乙烯装置简介 | 第12-16页 |
2.2.1 乙烯直接氯化反应 | 第12-13页 |
2.2.2 乙烯氧氯化反应 | 第13页 |
2.2.3 EDC热裂解反应 | 第13-14页 |
2.2.4 氧氯化单元的流程说明 | 第14页 |
2.2.5 氧氯化反应器概况 | 第14-16页 |
2.3 国内外氧氯化研究的进展 | 第16-23页 |
2.3.1 国外氧氯化技术研究的进展 | 第16-22页 |
2.3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22-23页 |
2.4 氧氯化反应器内件腐蚀原因调查分析 | 第23页 |
2.5 拟选用的技术方法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材料腐蚀实验研究 | 第25-28页 |
3.1 实验目的 | 第25页 |
3.2 实验内容和方法 | 第25页 |
3.2.1 实验材料和溶液 | 第25页 |
3.2.2 实验方法 | 第25页 |
3.3 实验结果 | 第25-26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氧氯化流化床反应器的热质传递分析 | 第28-54页 |
4.1 常用反应机理、可能的副反应和反应动力学 | 第28-31页 |
4.2 质量衡算计算方法的确定 | 第31-49页 |
4.2.1 利用模型方程逐段计算各物料的浓度分布 | 第31-35页 |
4.2.2 计算结果 | 第35-38页 |
4.2.3 附录 | 第38-49页 |
4.2.3.1 流化床的流体力学、传递与物理参数的计算关系式 | 第38-43页 |
4.2.3.2 氧氯化反应器的主要参数 | 第43-44页 |
4.2.3.3 流化床反应器模型参数的估算 | 第44-49页 |
4.3 露点的计算方法 | 第49-54页 |
4.3.1 露点腐蚀的定义 | 第49-50页 |
4.3.2 露点温度的计算方法 | 第50-52页 |
4.3.3 露点温度分布的计算方法 | 第52-53页 |
4.3.4 计算结论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对于流化床反应器的进口段流动状态的验证 | 第54-61页 |
5.1 流化床进口段的验证 | 第54-55页 |
5.2 验证装置的结构尺寸 | 第55页 |
5.3 实验的条件 | 第55-56页 |
5.4 实验的结果 | 第56-58页 |
5.5 进口段传热和反应过程的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6 结果与可行性改进的讨论 | 第59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6.1 结论 | 第61页 |
6.1.1 改进工艺条件与设备的结构 | 第61页 |
6.1.2 优化工艺操作,避免或减轻反应器内件腐蚀 | 第61页 |
6.1.3 改进对催化剂的分析与监控 | 第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