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-31页 |
| 1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概况 | 第13-19页 |
| ·拮抗细菌防治土传植物病害的研究 | 第13-15页 |
| ·Agrobacterium属细菌 | 第14页 |
| ·Bacillus属细菌 | 第14-15页 |
| ·Pseudomonas属细菌 | 第15页 |
| ·其它 | 第15页 |
| ·拮抗细菌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9页 |
| ·重寄生作用 | 第16页 |
| ·抗生作用 | 第16-18页 |
| ·空间和营养竞争 | 第18-19页 |
| ·诱导植物的系统抗性 | 第19页 |
| 2 烟草黑胫病的研究概况 | 第19-22页 |
| ·烟草黑胫病的发现、分布与危害 | 第19-20页 |
| ·烟草黑胫病防治研究的现状 | 第20-22页 |
| ·药剂防治 | 第20页 |
| ·抗病品种 | 第20-21页 |
| ·轮作 | 第21页 |
| ·生物防治 | 第21-22页 |
| 3 细菌分类鉴定方法的概况 | 第22-31页 |
| ·表型鉴定法 | 第23-24页 |
| ·细菌常规鉴定法 | 第23页 |
| ·细菌的数值分类和自动化鉴定 | 第23-24页 |
| ·化学分类鉴定法 | 第24页 |
| ·分子遗传学分类鉴定法 | 第24-31页 |
| ·细菌染色体DNA G+Cmol%含量测定 | 第24-25页 |
| ·核酸杂交技术 | 第25-26页 |
| 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法 | 第26页 |
| ·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法 | 第26-27页 |
| ·质粒图谱分析法 | 第27页 |
| ·16S rRNA序列分析 | 第27-29页 |
| ·PCR指纹图分析法 | 第29-30页 |
| ·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 | 第30-31页 |
|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| 第31-58页 |
| 第一章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| 第32-40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32-35页 |
| ·供试材料 | 第32-33页 |
| ·供试烟草品种 | 第32页 |
| ·云南省烟科院提供的供试拮抗菌株 | 第32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32-33页 |
| ·供试土样 | 第33页 |
| ·烟草黑胫病菌的分离 | 第33页 |
| ·烟草黑胫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| 第33-35页 |
| ·细菌分离 | 第33-34页 |
| ·平板对峙培养法筛选拮抗细菌 | 第34页 |
| ·供试拮抗菌株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测定 | 第34-35页 |
| ·拮抗菌无菌滤液抗菌活性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·拮抗菌无菌滤液的制备 | 第35页 |
| ·无菌滤液对烟草疫霉拮抗活性的测定 | 第35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39页 |
| ·拮抗细菌的分离和平板筛选结果 | 第35-36页 |
| ·供试拮抗菌株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 | 第36-37页 |
| ·第一次盆栽试验 | 第36-37页 |
| ·第二次盆栽试验 | 第37页 |
| ·拮抗菌无菌滤液抗菌活性的测定 | 第37-39页 |
| 3 讨论 | 第39-40页 |
| 第二章 拮抗菌的鉴定与拮抗活性分析 | 第40-51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40-44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40页 |
| ·试剂 | 第40页 |
| ·细菌的形态特征 | 第40页 |
| ·生理和生化特征 | 第40-42页 |
| ·16S rDNA序列的测定 | 第42-43页 |
| 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2页 |
| ·细菌16S rDNA基因序列的扩增 | 第42-43页 |
| ·16S rDNA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: | 第43页 |
| ·HJ01916菌株无菌滤液拮抗活性的稳定性试验 | 第43-44页 |
| ·HJ01916菌株的发酵培养及其培养滤液拮抗活性的测定方法 | 第43页 |
| ·温度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蛋白酶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酸碱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3页 |
| ·机溶剂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| ·HJ01916无菌滤液对菌丝的影响 | 第44页 |
| ·HJ01916菌株无菌滤液的硫酸铵分级盐析。 | 第44页 |
| ·饱和硫酸铵溶液的配制 | 第44页 |
| ·硫酸铵饱和度的选择 | 第44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44-49页 |
| ·拮抗细菌鉴定结果 | 第44-47页 |
| ·拮抗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 | 第44-45页 |
| ·生防细菌的16S rDNA全序列的PCR扩增 | 第45页 |
| ·生防细菌的16S rDNA全序列 | 第45-47页 |
| ·HJ01916无菌滤液稳定性试验 | 第47-49页 |
| ·温度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蛋白酶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7页 |
| ·有机溶剂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| ·酸碱对HJ01916无菌滤液活性的影响 | 第48页 |
| ·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| ·硫酸铵的分级盐析 | 第49页 |
| 3 讨论 | 第49-51页 |
| 第三章 拮抗细菌HJ01912培养条件的优化 | 第51-58页 |
| 1 材料与方法 | 第51-52页 |
| ·供试菌株 | 第51页 |
| ·培养基 | 第51页 |
| ·拮抗细菌HJ01912生长曲线和拮抗物质产生的关系 | 第51-52页 |
| ·正交设计、培养条件和结果检测 | 第52页 |
| ·温度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·pH值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·相对供氧量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2页 |
| 2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7页 |
| ·拮抗细菌HJ01912生长曲线和拮抗物质产生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| ·HJ01912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| 第53-54页 |
| ·温度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4页 |
| ·pH值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4页 |
| ·相对供氧量对HJ01912产生拮抗物质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| 3 讨论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