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6页 |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| 第16-46页 |
引言 | 第16页 |
第一节 人民币-港币一体化的直接动因和重要基础——内地与香港经济的融合 | 第16-31页 |
一、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现状分析 | 第17-20页 |
二、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现状分析 | 第20-27页 |
三、内地与香港的人员往来现状 | 第27-28页 |
四、CEPA 与两地经济的融合 | 第28-31页 |
第二节 人民币-港币一体化的战略意义——搭建中国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战略平台 | 第31-46页 |
一、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 | 第31-33页 |
二、亚洲区域货币建设中核心货币的选择 | 第33-42页 |
三、人民币-港币一体化——中国进一步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的战略平台 | 第42-4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46-91页 |
引言 | 第46页 |
第一节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非对称性冲击 | 第46-64页 |
一、主流最优货币区理论回顾 | 第47-60页 |
二、非对称性冲击与最优货币区理论 | 第60-64页 |
第二节 非对称性冲击与贸易一体化——OCA 标准的内生性研究 | 第64-91页 |
一、F&R 的内生性假说 | 第65-74页 |
二、Krugman 的专业化假说 | 第74-83页 |
三、F&R 内生性假说与Krugman 专业化假说:对OCA 成本收益修正以及两者的视角差异 | 第83-91页 |
第三章 纳入内生性约束的货币区动态决策框架及计量模型的构建 | 第91-111页 |
引言 | 第91-92页 |
第一节 纳入内生性约束的货币区动态决策框架 | 第92-103页 |
一、动态分析框架的构建 | 第92-97页 |
二、特定经济体的动态最优决策集分析 | 第97-101页 |
三、纳入内生性约束的货币区动态决策的相关总结 | 第101-103页 |
第二节 纳入内生性动态约束条件的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 | 第103-111页 |
一、宏观经济冲击的识别 | 第104-107页 |
二、冲击非对称性的动态演化指标——时变相关系数的计量 | 第107-109页 |
三、冲击非对称性的动态演化与贸易一体化——内生性动态约束条件的确认 | 第109-111页 |
第四章 实证分析与政策结论 | 第111-130页 |
引言 | 第111页 |
第一节 实证分析 | 第111-124页 |
一、变量的说明和数据的选择 | 第111-113页 |
二、实证结果 | 第113-124页 |
第二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 | 第124-130页 |
一、人民币-港币一体化的现实经济基础 | 第124-126页 |
二、人民币-港币一体化的动态约束条件 | 第126-127页 |
三、政府的动态最优决策 | 第127-130页 |
总结 | 第130-1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1-136页 |
后记 | 第136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