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概论 | 第11-1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二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6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| 第16页 |
四、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旅游概念规划定义的明确 | 第18-29页 |
一、对旅游概念规划的界定 | 第18-22页 |
(一) 对于“概念”的认识 | 第18页 |
(二) 城市规划领域对于概念规划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(三) 旅游规划领域对于旅游概念规划的理解 | 第19-21页 |
(四) 本文对于旅游概念规划的界定 | 第21-22页 |
二、旅游概念规划的性质与基本内涵 | 第22-23页 |
(一) 旅游概念规划的性质 | 第22-23页 |
(二) 旅游概念规划的基本内涵 | 第23页 |
三、旅游概念规划的特点 | 第23-25页 |
(一) 研究性 | 第23-24页 |
(二) 战略性 | 第24页 |
(三) 灵活性 | 第24-25页 |
四、旅游概念规划与区域规划、传统旅游规划、旅游策划 | 第25-27页 |
(一) 旅游概念规划与区域规划 | 第25页 |
(二) 旅游概念规划与一般旅游规划 | 第25-26页 |
(三) 旅游概念规划与旅游策划 | 第26-27页 |
五、旅游概念规划的应用范围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旅游概念规划研究的对象层次和内容范围 | 第29-46页 |
一、旅游概念规划研究的对象层次分析及内容初探 | 第29-33页 |
(一) 旅游规划编制体系的几个层次 | 第29-31页 |
(二) 旅游概念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关系 | 第31-32页 |
(三) 旅游概念规划对象层次 | 第32-33页 |
二、基于总规层面的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内容 | 第33-46页 |
(一) 区域战略规划研究内容的有关理论 | 第33页 |
(二) 城市规划领域关于概念规划研究内容的理论 | 第33-34页 |
(三) 国内部分旅游概念规划研究内容 | 第34-41页 |
1、洛阳规划中重点景点景区概念性设计研究内容 | 第34-37页 |
2、伏牛山规划中的石人山旅游区概念性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内容 | 第37-38页 |
3、广西旅游资源整合概念规划研究内容 | 第38-39页 |
4、武汉城市旅游概念规划(思路)研究内容 | 第39页 |
5、绍兴市镜湖景区概念性规划研究内容 | 第39-40页 |
6、丹霞山旅游开发概念规划研究内容 | 第40-41页 |
(四) 旅游概念规划研究内容规范的探讨 | 第41-46页 |
1、旅游概念规划研究的桉心内容 | 第42-44页 |
2、旅游概念规划研究的基本内容 | 第44页 |
3、旅游概念规划成果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方法 | 第46-60页 |
一、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思路 | 第46-54页 |
(一) 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 | 第46-49页 |
(二) 以目标为导向的研究思路 | 第49-54页 |
二、旅游概念规划研究方法的探讨 | 第54-60页 |
(一) 区域分析法 | 第54-55页 |
(二) SWOT—PEST分析法 | 第55-57页 |
(三) 指导理论导入法 | 第57-58页 |
(四) 多方案比较法 | 第58-59页 |
(五) 其他研究方法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旅游概念规划的编制方法 | 第60-66页 |
一、旅游概念规划编制原则 | 第60-61页 |
二、旅游概念规划编制方法 | 第61-66页 |
(一) 国内外城市概念规划编制启示 | 第61-62页 |
(二) 旅游概念规划编制技术方法探讨 | 第62-63页 |
(三) 旅游概念规划编制流程 | 第63页 |
(四) 应该努力的几个方向 | 第63-66页 |
第六章 旅游概念规划案例研究——楚雄市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旅游概念规划 | 第66-72页 |
一、项目背景 | 第66页 |
二、问题诊断 | 第66-67页 |
三、发展战略 | 第67-69页 |
四、规划创意设计 | 第69-70页 |
五、关键性策略 | 第70-72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探讨 | 第72-74页 |
一、主要结论 | 第72页 |
二、问题讨论 | 第72-74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后记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