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藏羌塘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非使用价值评估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. 引言 | 第9-2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7页 |
·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 | 第10-13页 |
·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应用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7-19页 |
·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| 第19-2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20-23页 |
2. 研究区概况 | 第23-31页 |
·研究区地理位置 | 第23页 |
·研究区自然概况 | 第23-25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3-24页 |
·气候 | 第24页 |
·土壤 | 第24页 |
·水系 | 第24-25页 |
·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| 第25-26页 |
·行政区域 | 第25页 |
·人口与民族 | 第25页 |
·地方经济 | 第25页 |
·社区发展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区生物多样性现状 | 第26-31页 |
·植物多样性现状 | 第26-28页 |
·动物多样性现状 | 第28-31页 |
3. 研究方法 | 第31-39页 |
·CVM定义 | 第31页 |
·CVM理论基础 | 第31-33页 |
·公共物品理论 | 第31页 |
·福利计量理论 | 第31-32页 |
·CVM的经济学原理 | 第32-33页 |
·CVM假设条件及应用范围 | 第33页 |
·CVM应用案例 | 第33-34页 |
·CVM调查要素与偏差 | 第34-38页 |
·样本与采样 | 第34页 |
·调查方式 | 第34-35页 |
·引导评估技术 | 第35页 |
·支付载体设计 | 第35页 |
·CVM调查常见偏差 | 第35-38页 |
·CVM研究步骤 | 第38-39页 |
4. 羌塘自然保护区非使用价值评估 | 第39-63页 |
·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39-44页 |
·调查问卷设计的原则 | 第39页 |
·预调查及先导调查 | 第39-40页 |
·问卷设计内容 | 第40-43页 |
·偏差控制 | 第43-44页 |
·调查实施过程 | 第44-46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44页 |
·调查方式 | 第44-45页 |
·有效数据筛选 | 第45-46页 |
·问卷基本信息统计 | 第46-52页 |
·受访者基本信息统计 | 第46-49页 |
·支付意愿统计 | 第49-52页 |
·各社会经济变量支付差异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回归模型建立 | 第56-57页 |
·回归模型筛选 | 第57页 |
·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7-59页 |
·非使用价值评估 | 第59-63页 |
·总体支付意愿计算模型 | 第59-60页 |
·平均支付意愿的计算 | 第60页 |
·总体支付意愿与羌塘自然保护区存在价值估算 | 第60-63页 |
5. 结论、讨论及政策建议 | 第63-67页 |
·结论 | 第63页 |
·讨论 | 第63-65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3页 |
个人简介 | 第73-74页 |
导师简介 | 第74-75页 |
获得成果目录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