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布局论文--总体规划论文

历史城镇的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--以重庆东溪古镇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2页
图表目录第12-16页
1 绪论第16-26页
 1.1 研究源起第16-17页
 1.2 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1.2.1 研究目的第17页
  1.2.2 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1.3 当代历史城镇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第18-24页
  1.3.1 国外历史城镇保护理论与实践第18-21页
  1.3.2 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理论与实践第21-24页
 1.4 论文研究框架第24-26页
2 东溪古镇自然与人文背景第26-52页
 2.1 地理区位及历史沿革第26-27页
  2.1.1 地理区位第26页
  2.1.2 历史沿革第26-27页
 2.2 自然环境特色第27-30页
  2.2.1 地形地貌第28页
  2.2.2 气候第28页
  2.2.3 植被第28-29页
  2.2.4 河流水系第29-30页
  2.2.5 水文地质第30页
 2.3 人工环境特色第30-47页
  2.3.1 整体空间特色第30-33页
  2.3.2 街巷空间特色第33-35页
  2.3.3 传统建筑特色第35-46页
  2.3.4 古桥梁、古树古道第46-47页
 2.4 人文环境特色第47-49页
  2.4.1 风俗节庆第47-49页
  2.4.2 民间工艺第49页
  2.4.3 饮食文化第49页
 2.5 小结第49-52页
3 东溪古镇保护面临的问题第52-62页
 3.1 古镇衰败第52-56页
  3.1.1 经济落后第52-53页
  3.1.2 物质性老化和功能性衰退第53-54页
  3.1.3 社会问题的显现第54-56页
 3.2 建设性破坏第56-59页
  3.2.1 交通环境和交通方式变化的影响第56-57页
  3.2.2 自建、改建现象严重第57-59页
  3.2.3 用地性质混杂第59页
  3.2.4 缺少规划指导,城镇建设杂乱无章第59页
 3.3 保护管理及技术薄弱第59-60页
  3.3.1 保护管理第60页
  3.3.2 保护技术第60页
  3.3.3 保护资金第60页
 3.4 城镇建设相关政策体制滞后第60-61页
  3.4.1 住房分配的不完善第60-61页
  3.4.2 户籍等制度的滞后第61页
 3.5 小结第61-62页
4 保护观念与原则第62-72页
 4.1 整体性历史保护观的提出第62-64页
  4.1.1 观念的提出第62-63页
  4.1.2 实践的探索第63-64页
 4.2 整体性历史保护观的内涵第64-69页
  4.2.1 历史保护与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第64-67页
  4.2.2 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的整体性保护第67-69页
 4.3 整体性历史保护的原则第69-70页
  4.3.1 “原真性”原则第69-70页
  4.3.2 “以人文本”原则第70页
  4.3.3 “整体控制,重点保护”原则第70页
  4.3.4 “动态性”原则第70页
 4.4 小结第70-72页
5 东溪古镇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第72-122页
 5.1 推动历史保护的经济发展策略第72-84页
  5.1.1 依托古镇资源,发展文化旅游第73-82页
  5.1.2 以旅游带动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第82-84页
 5.2 推动历史保护的社会进步策略第84-94页
  5.2.1 为居民的发展创造条件第85-87页
  5.2.2 传统社区的发展第87-91页
  5.2.3 积极推进公众参与第91-94页
 5.3 历史环境构成要素的整体性保护策略第94-120页
  5.3.1 自然环境的保护第95-97页
  5.3.2 人工环境的保护第97-117页
  5.3.3 人文环境的保护第117-120页
 5.4 小结第120-122页
6 结语第122-124页
致谢第124-126页
参考文献第126-130页
附录:第130-150页
 1.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0-132页
 2.东溪古镇的社会情况调查统计表第132-150页

论文共1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日光温室番茄栽培需水规律的研究
下一篇:番茄内源激素含量与其耐温度胁迫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