序列立体图象三维运动物体定位与跟踪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8页 |
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序列图象运动分析的一般问题 | 第18-42页 |
·摄象机检校 | 第18-23页 |
·传统检校方法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新检校方法概述 | 第21-23页 |
·运动目标检测 | 第23-24页 |
·匹配分析 | 第24-28页 |
·图象匹配的分类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灰度的图象匹配 | 第25-26页 |
·基于特征的图象匹配#(?) | 第26-27页 |
·匹配策略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·序列图象运动分析概述 | 第28-41页 |
·基于光流运动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基于特征对应法 | 第33-35页 |
·最优化运动参数估计法 | 第35-37页 |
·立体视觉序列图象运动分析 | 第37-4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三章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任检校 | 第42-59页 |
·摄像机系统成像几何模型 | 第42-45页 |
·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 | 第42-44页 |
·双摄像机成像数学模型及相应坐标系 | 第44-45页 |
·摄像机系统成像数学模型 | 第45-47页 |
·共线条件方程式 | 第45页 |
·直接线性变换 | 第45-46页 |
·系统误差的补偿 | 第46-47页 |
·图象点的自动量测 | 第47-54页 |
·边缘检测 | 第48-50页 |
·图象直线特征的提取(Hough变换) | 第50-54页 |
·运动物体特征点三维坐标计算 | 第54页 |
·立体视觉系统的精度分析与评定 | 第54-57页 |
·系统精度估算 | 第54-56页 |
·系统精度评定 | 第56-5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四章 基于特征的图象匹配 | 第59-80页 |
·运动目标的分割定位 | 第59-65页 |
·基于基于帧间差分的运动目标提取与定位 | 第59-62页 |
·背景图象差分法 | 第62-65页 |
·特征点提取 | 第65-70页 |
·特征匹配 | 第70-78页 |
·基于匹配支持度的松弛迭代 | 第70-73页 |
·核线约束 | 第73-75页 |
·双匹配约束 | 第75-76页 |
·匹配误差分析 | 第76-7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物体三维运动参数的估计 | 第80-102页 |
·旋转矩阵的表示及其性质 | 第80-88页 |
·Euler angles表示法及其性质 | 第81-82页 |
·相对任意轴的表示 | 第82-83页 |
·反对称矩阵表示法及其性质 | 第83-85页 |
·单位四元数表示法及其性质 | 第85-88页 |
·基于二维特征对应的运动分析 | 第88-97页 |
·二维序列图象刚体运动的基本数学模型 | 第88-89页 |
·旋转矩阵的反对称矩阵分解算法 | 第89-90页 |
·旋转矩阵的单位四元数分解算法 | 第90-92页 |
·基于二维点特征对应物体三维运动估计 | 第92-96页 |
·运动参数的稳健估计 | 第96-97页 |
·基于三维特征对应的运动分析 | 第97-99页 |
·立体序列图象刚体运动的基本数学模型 | 第98-99页 |
·二维特征对应与三维特征对应运动分析比较 | 第99-100页 |
·摄像机坐标系与场景物方坐标系间的转换 | 第99-10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0-102页 |
第六章 双目立体视觉系统运动控制及其运动估计 | 第102-110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的几何模型 | 第102-104页 |
·云台运动控制模型与算法 | 第104-106页 |
·目标运动估计 | 第106-109页 |
·线性外推滤波 | 第107页 |
·二次外推滤波 | 第107-109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七章 实验与分析 | 第110-140页 |
·实验系统简介 | 第110-113页 |
·双目立体视觉系统在任检校 | 第113-120页 |
·序列、立体双匹配约束 | 第120-125页 |
·双序列图象物体三维运动参数的确定 | 第125-128页 |
·单、双序列图象物体三维运动参数确定比较 | 第128-130页 |
·运动物体状态预测估计 | 第130-133页 |
·匀速(匀加速)直线运动物体定位跟踪 | 第133-13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8-140页 |
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40-1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3-15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| 第153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