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9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生产及其用途 | 第9-16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工业用途 | 第9-10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制备方法 | 第10-16页 |
| ·化学合成法 | 第10-12页 |
| ·气相氧化反应 | 第12-13页 |
| ·液相氧化反应 | 第13页 |
| ·有机电合成法 | 第13-16页 |
| ·间接电解氧化法制备邻硝基苯甲醛 | 第16-18页 |
| 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19-28页 |
| ·实验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间接电解合成的通式 | 第19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电化学及化学反应原理 | 第19-20页 |
| ·实验仪器、试剂与装置 | 第20-23页 |
| ·实验仪器 | 第20页 |
| ·实验试剂 | 第20-22页 |
| ·实验装置 | 第22-23页 |
| ·实验过程 | 第23-24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在苯和各硫酸溶液中的分配比与萃取效率 | 第23页 |
| ·在传统的电解装置中制备邻硝基苯甲醛 | 第23-24页 |
| ·在溶液可循环式电解装置中制备邻硝基苯甲醛 | 第24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分离与纯化 | 第24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分离 | 第24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纯化 | 第24页 |
| ·结构鉴定与表征 | 第24-26页 |
| ·IR分析 | 第25页 |
| ·NMR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化学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的滴定 | 第26页 |
| ·电流效率的计算 | 第26-27页 |
| ·邻硝基苯甲醛浓度的计算 | 第27-28页 |
|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28-44页 |
| ·两种结构电解装置电解过程数据比较 | 第28-30页 |
| ·理论分解电压 | 第28页 |
| ·槽电压 | 第28页 |
| ·两种结构电解装置电解过程数据比较 | 第28-30页 |
| ·分配比与萃取效率的测定 | 第30-31页 |
| ·阴极电极材料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·多因素优选-正交实验 | 第32-33页 |
| ·单因素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3-42页 |
| ·硫酸浓度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| ·硫酸浓度对氧的阴极电还原的影响 | 第34页 |
| ·硫酸浓度对氧化反应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电流密度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CTAB浓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CTAB对化学反应的作用 | 第39页 |
| ·表面活性剂CTAB对氧的阴极电还原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| ·偏钒酸铵(V5+)浓度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| ·氧的阴极电还原 | 第42页 |
| ·优化实验与重现性 | 第42页 |
| ·苯甲醛类电合成实验 | 第42-43页 |
| ·电解液循环实验 | 第43-44页 |
| 第四章 分析方法的确立 | 第44-51页 |
| ·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| 第44-46页 |
| 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邻硝基苯甲醛的含量 | 第46-51页 |
| 第五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| 附录 | 第58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-63页 |
| 提要 | 第63-74页 |